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词语——“凡尔赛”,就是看似低调实则是在高调地炫耀自己。其实,大多数人觉得“凡尔赛”是一个贬义词,是惹人讨厌的一种行为。我们大多都听过一个热门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有两个非常“凡尔赛”的人,而这两个人却得到了大众不同的评价。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不招人喜欢的那个人,他就是斯坦福“代言人”王骁,他身上的每一个物品都与斯坦福大学有关,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一边表示自己很紧张一边展示自己的才华。他说自己的爱好是去各个岛屿旅游。
不过,最让人无语的是王骁实际上的表现却与自己的表述相差甚远,连一直的“老好人”何炅都说他是“凡尔赛”。大众对他的评价就是表里不一,很让人讨厌的存在。
另一个“凡尔赛”的人物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撒贝宁,撒贝宁最有名的话就是“北大还行”,可是撒贝宁却让大众喜爱异常,他的观众缘一直很好。那么,为什么这两个人都是“凡尔赛”,观众却又喜欢有讨厌呢?
其实,究其原因是情商有差距,在后来的一期综艺里面,请来了好几位央视主持人,这些主持人都说自己考了第一,撒贝宁就直接表达了对这些的一种调侃态度。不过,撒贝宁和这些主持人都是多年同事,这种程度的玩笑还是可以开的。
不仅如此,撒贝宁说出“凡尔赛”的言辞时,都是在适当的场合,大多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叙事,却不会让大家不舒服,也不会觉得他是在炫耀,是很自然的一种表达,而非刻意。而王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对有竞争关系的人说出这样的话语,很容易给人以挑衅的感觉,或者是故意贬低他人抬高自己,让人很不舒服。
所以,怎样说话,说什么话是需要技巧的,掌握好分寸很重要,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很容易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这些都是由情商决定的,非常有名的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认为:情绪属于一种本能,而情商则是后天获得的一种能力。
丹尼尔·戈尔曼曾也就是“情商之父”曾说过:一个成功的人,其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余的80%则是其他因素,其中情商是最重要的部分。情商是后天形成的,有研究表明,在人类开始感知并学习情商是在婴幼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商也渐渐成型。
所以,一个孩子能否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家长们能否抓住情商形成的“黄金时期”很重要,如果家长想要提高自家孩子的情商就需要提升2项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是高情商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情绪稳定了,遇事才能冷静,才能在适合的场合做出合适的举动,说出合适的话语。每个孩子都是以自己的父母为首要模仿的对象,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他们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想让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很强,就需要父母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视频,视频中的爸爸对自己的女儿说,不要让负面情绪长时间支配自己,自己可以不开心,但是需要及时排解,要学会看开,这样才能让自己开心。
可见父母只有学会接受自己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接受自己的情绪,这有这样孩子才会明白任何情绪都是理所应当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对它、接受它,教孩子如何表达情绪,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
不自信的孩子大多孤僻不合群,没什么朋友,情商大多较低,所以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力。让孩子无论做得好与不好都不会因此丧失自信,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丹尼尔·戈尔曼是心理学家也是《情商》的作者曾说过:情绪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中的生活。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天生都会有的,但情商的高低确实我们后天养成的,作为父母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成为高情商的人,就要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情商,从而拥有更好的未来。
生活中隐藏的“凡尔赛”很多,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因此招人烦呢?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一直都是许多家长想教育自家孩子的事情!其实这就是情商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能做到这点的孩子多数都是高情商的孩子。
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表现看起来情商不高的孩子。这套《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绘本》针对3-6岁设计,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很好的帮助孩子去解决了自卑胆小、懦弱、不善沟通、依赖性等问题,解决父母情商教育难题,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学会独立自主,控制情绪,做一个勇敢自信的人。
全套10个主题:懂礼貌、控制情绪、独立自主、勇敢自信、勇于承担责任、守信用、会分享、自信、自制力、尊重他人。帮助父母解决孩子早教难题!
有需要的父母点击下面链接即可购买,也可点击链接进入店铺选购更多育儿专家推荐的精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