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论坛暨“心上的中国”主题科普活动启

摘 要

  心理科普论坛暨“心上的中国”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会议2021年7月10日-7月11日于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办,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智 和同心

心理科普论坛暨“心上的中国”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会议2021年7月10日-7月11日于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办,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智 和同心荟、浙江心基金慈善基金会等承办。活动汇聚了60余位国内顶级心理大咖、30多家各地心理基金会,参会人次近千人。在全社会日益关注心理健康的今天,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心理科普的盛宴。

形成联动机制服务网络全覆盖

本次论坛的宗旨是提升公众心理科普能力,建立全域心理科普体系。活动旨在加强国家及省、市、县四级心理学会之间的联动机制,带动省、市、区县心理专业社团及心理服务机构,强化心理科普社会化动员机制,推进心理科学普及事业,加快发展和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国“一区县、一讲师、一网点”的发展目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心理应急志愿服务网络,助力“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的实现。

本次活动中,浙江、吉林、四川、甘肃和福建等省的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相信这些应急志愿服务队将成为心理科普事业的先锋力量,为心理应急志愿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享多元主题惠及社会各阶层

论坛第一天,中国心理学会行业专家、领导,交流分享心理科学普及事业传播、共建、协作的新模式,并同步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和标准委委员两委会工作会议,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梅建主任做了重要讲话。

论坛上主题分享多元丰富、内容精彩纷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高文斌主任的《心上的中国——融媒体时代的心理科学传播》、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唐义诚秘书长的《如何获得百万级的一线传播力——建设全国心理科学传播讲师队伍》为与会者介绍心理科普推广的新模式,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在新时代形势下,只有融合各种途径、调动各个层面力量的心理科普推广,才能让各阶层人士都能了解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社会的重大意义;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王利刚副主任的《建立家校合作新模式——心理服务推动家校共育》、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吕建星主任委员的《缘聚缘散——深度剖析家庭关系》、张德芬空间CEO卢熠翎的《抓住心理消费增长“引爆点”——面向新女性的心理科学传播》、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研部卢会志主任的《新青年的“心”在哪里——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人的心理服务》分别从学校、家庭、新女性、新青年的角度分享了对各个阶层人士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经验与观点,让参与本次活动的各阶层人士都收获颇丰;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吴坎坎秘书长的《心理创伤的“止血包扎”——危机干预技术在应急科普中的应用》,更是从专业的视角让大家感悟到心理科普的传播与推动在当代社会高速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与使命。

合作创新模式体现深度融合精神

本次论坛联合了30多家各地心理基金会、100多家心理机构及平台,作为本次会议的第一承办方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余锋理事长,在大会前做了积极沟通,为推动心理科普事业整合各方力量,这样的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参与合作的单位增强了归属感与使命感。

第一亮点-“心上的中国”主题科普活动正式启动,也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微电影”大赛拉开序幕之际,相信这一大赛将在全国大学生中扩大影响面,使他们成为不久的将来推动心理科普事业的中坚力量;第二亮点-本次论坛有上百户家庭参与,家长和孩子作为志愿者中的一份子,从活动的策划、筹备到现场的组织、引导再到后勤的保障、响应,不仅让小志愿者体验公益使者的美丽,更体验到一种社会责任,公益奉献与专家主题演讲都将在他们心中深植心理科普这颗种子,未来他们是心理科普推广事业的新生力量;第三亮点—始终不忘公益初心,借助线上、线下的同步传播,实现了心理科普的广覆盖、广宣传,为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幼小中高大学教师/心理辅导老师、医护人员、企事业HR/培训师、司法系统公安/民警/狱警、社会机构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发展方向人员以及关注心理行业发展的社会人士等提供专业支持,使他们在心理科普这一工作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员。

心理科普论坛暨“心上的中国”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会议落下了帷幕,相信这次会议定会影响参会者与心理界共同推动心理科普活动更上一个新台阶,在建党100周年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踏上一个新征程!

作者: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志愿者 朱 红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