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情绪此时天|小暑|暑日|鼎卦

摘 要

  杨秀云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 丁酉年 (2017年) 的小暑印象依然深刻。 那天是农历六月十四。夜里一场雨,早晨天放晴, 空气恰到好处的湿润、 清凉。 上班时, 我穿了

杨秀云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

丁酉年 (2017年) 的小暑印象依然深刻。

那天是农历六月十四。夜里一场雨,早晨天放晴, 空气恰到好处的湿润、 清凉。 上班时, 我穿了真丝衣服, 外搭白纱披风, 足踩淡橘色高跟鞋, 信步走在树阴里,备觉生活美好!

近午, 立于开启的办公室窗口, 送目眺望,天空没有一丝云影,灰中泛白,白得发黑, 远山一扫往日的烟雾迷蒙,环城绿林清晰可见。 白的、 红的、 灰的楼顶, 堆积着参差不齐的人间烟火……“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清风拂面, 凉意袭人,很爽。

傍晚时分, 骤雨突降, 倾刻间, 电闪雷鸣, 天地隐去了真容。 瞅准雨声渐小之机, 匆匆回家, 刚出单位大门, 雨点又大, 且渐密渐急, 我置身于苍茫的雨幕中。 遍地此起彼伏的水花, 店铺门前的霓虹灯和来来往往的车影行人, 都扑朔迷离起来, 有一种不真实的幻象和远意。 雨伞罩不住全身, 下半身尽湿,心情却极好。 盛夏遇豪雨, 乃人生一大快事!

就在为这样的天气庆幸时, 赤日炎炎造访了。 小暑三四天后, 气温一路走高,12日入伏,酷热降临。 楼道里, 堆集着寻找凉意的女同事, 办公室没有空调, 电扇使劲地吹, 也难排暑热, 整天汗水淋淋。 有女同事喊: “太热了, 烦死了,活不出去了!”下夜班回家,街两边随处可见上身赤裸的男人坐着或站着乘凉。

“暑” 者, 上 “日” 下 “者” 组合也, 阳光照耀天地万物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解集》 记载: “暑, 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 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古人把小暑分为三候,初候 “温风至”;二候 “蟋蟀居宇”;三候 “鹰始击”。 太阳到达黄经105度,高温高湿, 溽热难耐。 蟋蟀为了避热躲到墙角下, 苍鹰振翅飞到高空中纳凉。“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融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甄中。”南宋诗人陆游形象地写出了暑日的酷热, 我和同事们体验到了此诗的真谛。

小暑节气对应着六十四卦中的鼎卦,火风鼎, 风助火势, 火阳最盛。 尽管还没有到 “大暑” 的最热, 人亦如身处炉鼎中, 备受煎熬, 往往情绪恶劣, 心浮气躁。 《易经》 鼎卦道: “君子以正位凝命。”指以正心、正念,立身于正确的位置。 天地为炉鼎, 修心正此事, 心静自然凉。 守得住心性, 身体上则不会做无谓的损耗。

养心从养胃做起。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喝绿茶, 吃三瓜 (苦瓜、 丝瓜、 冬瓜) 和三叶 (薄荷叶、 藿香叶、荷叶),喝三汤 (海带绿豆汤、莲子银耳汤、扁豆薏米粥),其味其色其感皆清爽。 然后,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其不快活?古有小暑晒衣曝书之事, 热辣辣的日子也因多了一个 “书”字有了雅意。

小暑之热, 在于进入伏天。 伏, 伏藏之意, 静下心来, 少外出, 少到热闹的场合, 不失为养身怡性的明智之举。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更应顺时而行,静动有序, 放缓生活的节奏。 不用赶时间的事,暂且放一放,等天凉了再办理,“夏夜宜闲谈,宜临水枯坐,宜听松声冷韵,以涤烦襟。”

美丽的时节!

南方红荷出水、 木槿飘香; 北方野花缤纷、 万木竞秀。 气温虽高, 但因雨水频落, 大自然一片丰茂, 目之所及,皆是浓浓淡淡的绿, 皆是赏心悦目的色彩和生机。 况且, 所居塞北之地, 昼夜温差大, 夜暮降临, 总有一丝凉意抚慰燥热的身体,舒缓烦闷的情绪。

儿时, 每到盛夏, 劳累一天的父亲晚饭后就到院里乘凉, 我们兄妹跟着凑趣, 坐在矮墙上、 屋檐下的石阶上, 点燃艾蒿驱赶蚊子。 母亲出出进进忙着家务……月亮升起来, 断云微渡, 一颗又一颗的星星亮了, 钻石般闪闪发光。 起伏的蛙声从南滩水坑那边传来, 失群的夜鸟尖声叫着孤独地飞过, 青草味儿和庄稼的香味儿袅袅飘荡, 沁人心脾。 花池里, 扫帚梅 (格桑花) 开得正艳, 在幽冥的夜色中呈现出朦胧的影。 小花猫倏地跃上花池, 机敏地回头看看, 尾巴高翘,纵身跳进花丛,顿时,花枝摇曳,花朵乱舞……

快乐在日常中。

先人总结人生之乐, 好多内容关乎盛夏。 明末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这一点,城里人大概都能做到,在炎热的天气,应品享点滴的快乐,让生活多一些细致,少一点粗糙潦草。应守护心灵的静好,让人生豁达起来。有些事儿,远比炎热的天气难以承受。

暑日, 意外走进一所社区养老院,我看到一对88岁的老夫妇,老先生弯腰曲背,依稀可见当年的俊郎儒雅,老伴躺在他对面的单人床上,白发杂乱的头部露在外边,瘦得几乎看不到被子下的人形,倘若不是那细如竹竿的右臂神经质地抬起放下, 很难与活人联系起来。她的臂上全是行将脱落的白皮屑,手掌苍黑,皮肤紧包着骨头,一根一根的手指骨木乃伊一样可怕。 老先生指着老伴说: “她半年前还能坐起来, 现在整天躺着……” 在他眼里, 她依然是活生生的伴侣。 走到今天, 有过什么样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故事, 都不重要了, 彼此才是生命中难以割舍的支撑。 如果没有老先生的守护,老太太早到了另一个世界;如果没有老太太的陪伴, 老先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丁酉年小暑, 我被一张喜庆的婚礼照深深触动———铺展开的红盖头和新郎靓红的衣袖占居了照片的左上部, 右下部是身着艳红古装的新娘, 她仰着头,盘起的发髻上插了朵红花, 青春的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 非常美丽———不知情的人,很难相信,23岁的新娘是个重症患者, 已走到生命尽头。 为了曾经的约定, 为了少一些遗憾, 小伙子决定举办婚礼。 这个决定得到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帮助, 于是, 一场凄美的婚礼隆重举行, 新娘紧挽着新郎的手臂, 缓缓走上铺满红玫瑰的礼台……她和他始终笑着,嘉宾们泪流满面。15分钟后, 新娘因病情突然恶化再次住进医院, 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她悄悄对前去造访的记者说: “我一点都不想活了, 太疼了……咬着牙硬挺着……没有了我,他该怎么办?” 送记者出来时, 新郎低声说: “她就要走了, 路上没有了我的陪伴, 她该怎么办?”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濡以沫的坚守, 于不忍直视中体味生命的无奈和温情; 不离不弃的爱情, 于哀恸悲凉中诠释精神的顽强和感动。

二则真实的故事, 在炎炎七月, 象一方冰块压在知情者的心上, 以浸入骨髓的寒凉提醒世人: 生之不易, 苦难防不胜防。 三伏天的炎热, 对面临生离死别的人来说, 算得了什么? 经历生老病死的劫难,还有什么样的天气承受不了?人活一世, 须有接受任何磨难的勇气,也应为世上所有的温暖而欣慰。

流年易逝, 很多美好行将远去, 比如青春, 比如健康, 比如美丽, 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珍惜。酷暑炎热也是大自然赐予的短暂过程,终将远去,我们要以珍惜的态度去承受,去体味。

赤日炎炎的暑日, 静下心来, 翻开书本,读读周邦彦的 《暑风词》——

薄纱厨, 轻羽扇。 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