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演员梅艳芳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每借出去一笔钱,就少一个朋友“。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有遇到过亲戚朋友找你借钱的情况。而不少人认为,借钱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情。但实际上伤感情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借钱这件事,而是因为有一些人欠钱不还。
在借钱的时候他们放低姿态、态度诚恳,然而借到钱后他们之后却丝毫没有还钱的念头,到了还钱的时候却是恶脸相向,导致双方“撕破脸”,感情也就由此破裂。
欠钱不还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我穷我弱我有理”的心理
借钱不还的人很多时候都存在着“我穷我弱我有理”的心理,他们把贫穷当作是自己可以理直气壮不还钱的资本。
经常会拿贫穷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在他们看来,贫穷就应该被同情和被帮助。一旦向他们讨钱,就会反而被他们指责没有同情心、咄咄逼人。
像是在电视剧《二十不惑》当中,姜小果手机坏了,急需要凑钱买一部新手机。而后她想起隔壁宿舍的王薇曾向她借贷300块钱至今未还,而王薇最近刚好要发助学金4000元,于是姜小果就向她要回那300块钱。
而王薇把助学金拿去买衣服、买鞋,就是不愿意还钱,而后她哭诉自己贫穷并指责姜小果:“为了三百块钱,你要这样羞辱我吗?”而当姜小果再一次找她要钱时,王薇然而指责她虚荣想要新手机,还质问道:“你们就不能有点同情心吗?”
侥幸心理
借钱不还的人往往也会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当别人向他讨钱的时候,他会给出不同的借口来拖延时间,时间从刚开始的三个月拖到半年,一年,到了三五年后,他依然在找借口拖欠。
而实际上他就是侥幸的认为,钱在他身上,如果他不愿意还,别人也拿他没有办法。而且他觉得自己如果长时间的拖欠不还钱,对方就会不了了之,而他自己最终就能够不劳而获了。
甚至有些人他们侥幸地认为他人已经忘记了欠钱这件事情,对这件事情并不在意了,所以他们会用情感去绑架他人,再一次厚着脸皮去借钱,而且每一次借钱他们其实都没有要归还的打算。
心理学:对“情感账户”少存多取
作家史蒂芬·柯维在自己的著作中曾经写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你必须把每一次人际交往,都看成是在他人情感账户内存款的一个机会。”
“情感账户”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维拉德.哈利提来的,而所谓的“情感账户”其实是对于人际关系的一个隐喻,它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比作是一个银行,而每一次的人际交往则是存取情感的一个过程。
如果对方做了帮助你的事情或者是让你感到愉快的事情,这个时候就是在情感账户当中存款的过程,而如果对方的行为有损你的利益亦或者是没有考虑你的情绪,这就是在取款的过程。
面对欠钱不还的人,心理学曾经说到:他们这是对“情感账户”少存多取的过程。
在“情感账户”当中,只有多存少取,这段关系才能够持久地维持下去。欠钱不还的人,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带有利用的,是不真诚的一种情感,而他们的行为会不断地消耗着这个账户。
所以这样的情感账户最终会出现余额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关系的破裂。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情感账户”是需要互相维系的,如果一方在不断的取款,那么这段关系实际上也没有维系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