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角色,情感隐痛及其比

摘 要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唐诗中算是一个特殊 的存在,历来为人所推崇,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其艺 术的独创性的。这一类诗数目并不多,总共不过 十来首,但因为其意旨非一,而难以归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唐诗中算是一个特殊 的存在,历来为人所推崇,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其艺 术的独创性的。这一类诗数目并不多,总共不过 十来首,但因为其意旨非一,而难以归入一类。论缘由,大概作者的初衷也并非刻意要写一组以“无 题”为统称的诗,不过日积月累,所为多了,其中不 少篇章又确有特点,遂成了一种现象,为人所关注 罢了。

或是他不想命名,或是他觉得无须命名,或 是觉得难以命名,这都不必揣测。要紧的是它们 到底说了什么。清人纪昀对这些无题诗在命名、 意旨等方面作过分析,反映了人们不再笼统地看 待这个问题: 《无题》诸作,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言去绝 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语者,“近名知阿侯”之类 是也;有实有本事者,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 也;有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如“万里风 波一叶舟”一首是也;有失去本题而误附于《无题》 者,如“幽人不倦赏”一首是也。宜分别观之,不必 概为深解。其有摘诗中字面为题者,亦《无题》之 类,亦有此数种,皆当分晰。

冯氏对《无题》诸作进行了甄别与分类,认为 其中“有确有寄托者”、“有戏为艳语者”、“有实有 本事者”,可见他对无题诗不是一概而论的。而刘 学锴先生在剔除了所谓“失去本题”而误作无题的 诗 后,最终确定真正可称作为无题的共计十四 首,并认为这十四首无题诗“均以爱情为题材”, “多写离别相思,而且多数是书写爱情的失意、幽 怨、感伤、幻灭等带有悲剧性的情感内容。”姑不 论上述的一番去伪存真是否尽符实际,单就这剩 下的十四首无题诗而言,是否篇篇皆“以爱情为题 材”,恐怕还是值得商榷的。如冯氏所谓“戏为艳语者”:

无题

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

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

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这首小诗前四句突出阿侯的惹人怜 爱,最 后 两句故意奉劝宠爱她的人:既然黄金屋都肯为她 造了,何不干脆再为她建座高楼。这个意思恰好 可看作是对《华清宫》诗里所谓“犹恐蛾眉不胜人” 的好色心态的揶揄与讽刺。故此,这样的诗尽管 看似艳体,却意在讽刺,和所谓“爱情题材”恐是难 搭上边的② 。纪昀解末二句云:“屋 则 深 藏,楼 则 或可于登时偶见矣,以痴生幻,用笔自有情致。”不 知他从何处认定为阿侯“作重楼”,“我”就可以“于 登时偶见”了,问题是为阿侯作黄金屋者凭什么会 为“我”的心愿再去作重楼呢?即便如此,身处黄 金屋中怕也有走出的时候吧,难道“我”就不可以 于出时偶见了?

因 此,为 满 足“我”的 这 个 偷 窥 欲 计,实无须如此大费周章,乃致“以痴生幻”,倒是 纪氏自 己 杂 念 不 净,隔 墙 猜 影,率 先 堕 入 幻 境。 《李商隐诗歌集解》(以下简称《集解》)承其说,也 认为“作重楼”是为了满足“我”的窥看的欲望:“末 联谓其人金屋深藏,未能一睹其芳姿,故云‘何不 作重楼’以 居 之,令 我 得 仰 望 之 也。”别 人 金 屋藏娇,而我却欲“一睹其芳姿”,这样的剧情势必 堕入三角关系中,而文中因未交待“我”与阿侯的 合理性关系,那么这个代表李商隐的“我”的人品 势必令 人 疑 虑。因此把这首诗当爱情的题材来 看,于情理上实难契合人意。而从讽刺好色的命 意来看,则 文 意 晓 畅,“用 笔 亦 自 有 情 致”。

再 如 《无题》(紫府仙人):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此诗在意境的空灵与高妙上,是人所共叹的, 但其命意,却也与前首命运相同,在抒写爱情与讽 刺求仙上存在着分歧。如朱彝尊、屈复以为诗意 与仙有关,吴 乔、纪 昀 等 以 为 与 爱 情 相 关③ 。《集 解》认为诗中所谓“紫府仙人”系指紫府仙姝,未知 何据,并云:“方欲就彼宴饮,而云浆忽已成冰;正 欲觅 其 踪 迹,而 彼 姝 杳 然 不 见,值此雪月交光之 夜,对方竟又高处十二层瑶台之上矣。”

若据此解,那么这个紫府仙姝似乎生着一副冷若冰 霜的面孔,又似乎总是在刻意与我保持着一段不 短的 距 离,她 先 是 不 与 我 一 起 宴 饮,以 致 云 浆 成 冰,后又在雪月之夜独自跑到高台上,其 所 作 所 为,颇令人难以揣测,亦终不知其究为何事。虽说 其 中 的 意 境 确 乎 有 些 “空 灵 虚 幻、迷 离 惝 怳”,然揆以情理,却多少令人有些摸不着头 脑。而若考虑到这首诗第二句里的意象,作者曾 在其他诗中多次用到,且都与时间的久逝有关。

如 《饮席戏赠同舍》中之“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 冻颇黎”句,及《谒山》中之“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 春露冷如冰”句,再结合诗意,这里的“云浆未饮结 成冰”,乃是 为 了 表 示 时 间 的 久 逝,所 谓“云 浆 未 饮”乃是暗示所等的人很久了也没来而已,而所谓 “云浆”之“结成冰”又哪里是忽然之间就能发生的 (没有时间的流逝与久逝,这个冰就会结得令人迷 惑),其言外之意不过是说等了这么久终究还是个 空等。

而末二句之身处高台的意象,也在作者笔 下多次出现,且往往与求仙有关,是用来讽刺对求 仙的痴迷的,如“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 台”句,“通灵夜醮达清晨,承露盘晞甲帐春”(按汉 武帝为求仙建铜柱台,台上设置一铜人手捧铜盘 以承接仙露。)句等。职此之故,从诗的旨意上看, 前二句是说与仙人相会之愿已然成空,而以“云浆 未饮结成冰”表示冷冰冰的现实,来反衬求仙的虚 妄,后二句则进一步说那个求仙之人的执迷不悟, 也就是所谓的“君王长在集灵台”。

以上略举的两例(一为讽刺好色,一为讽刺求 仙,二者本也就是李商隐讽刺诗中的两大主题,不 烦多言),并非从整体上怀疑《无题》诗是否有与爱 情相关的主 题,而 只 是 为 了 说 明 现 今 所 谓 的《无 题》诗并不尽然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或最起码对其 中的一些篇章在题材上尚有不小的分歧。但总体 而言,这十四首《无题》诗仍以与爱情相关的为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爱情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确切地说,在这些《无题》诗中尚有一个更深层次 的内容,即女性的婚嫁问题。

这个婚嫁问题是诗 中的女性角色在情感上的隐痛,也是作者难以释 怀,反复咏 叹 的 心 结。当 然 这 个 主 题 并 非 全 然 都在这些无题诗中,它其实也存在于许多有题的 诗中,我们这里之所以把这些无题诗单独列出来 加以讨论,只是由于无题诗的提法早已约定俗成, 并已成为李商隐诗歌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象与问 题,而它们又确实突出地、部分地表现出了某种共 同性。当然,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也为了 更加地符合实际的情况,这里的讨论是不会仅仅 局限于所谓的无题诗的。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