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心永向党丨房白一:真情感化在押人员|犯罪

摘 要

  房白一是连南瑶族自治县看守所管教民警,他现年56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瑶族汉子。作为一名有着近3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房白一从警30多年来,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作风扎实,200

房白一是连南瑶族自治县看守所管教民警,他现年56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瑶族汉子。作为一名有着近3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房白一从警30多年来,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作风扎实,2003年被公安部授予一等功,同年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近年来获得过数次嘉奖。


房白一用真情感化在押人员。

勇斗歹徒负重伤

荣立个人一等功

2003年10月,时任南岗派出所所长的房白一在传唤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持枪顽抗,随后开枪袭击房白一。身负重伤的房白一强忍剧痛,最终击毙了犯罪嫌疑人,他也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一等功。

2013年7月,房白一被安排到县看守所工作,在看守所的近8年时间里,他先后从事过收押、巡控、内勤、管教等工作岗位。在日常教育感化过程中,他积极协助破案,通过细心观察在押人员的各阶段心理变化,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被称为“房白一工作法”。

“我通过思想帮教、真情感化,促使在押人员戴罪立功,主动供述或检举他人违法犯罪事实。”房白一介绍说。他坦言,刚到看守所工作时,工作跨度很大,自己刚开始并不适应。

“管教民警的工作相对枯燥、单一,但责任不小。”房白一介绍说,管教民警要经常和被监管人员聊天,开导他们并在心理上给他们慰藉,才能使其转化。

“每一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管教方法也得因人而异。”房白一表示,感化教育是管教民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想要做好感化教育工作,关键得看管教民警会不会关注被管教人员的心理波动,工作够不够耐心细致。

深挖犯罪线索

真情感化在押人员

2019年,在押人员唐某被送到看守所后一直闷闷不乐,不仅思想意志消沉,甚至多次绝食和撞墙自杀。办案民警找唐某谈话时,他始终不开口说话,案件也一度陷入困境。

房白一了解到,唐某家人因家庭困难,一直没有看望唐某,也没有给他提供生活费用。了解心结所在后,房白一及时向领导汇报,经过看守所研究,决定免费为唐某提供日常用品。

通过教育疏导感化,房白一逐步化解了唐某的心理症结,唐某也主动配合公安机关,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积极检举揭发,为办案部门提供2条重要的违法犯罪线索。

“犯罪嫌疑人进入看守所后,因为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和迷惑,会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房白一表示,管教民警必须经常与被监管人员面对面接触交流,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逐渐消除被管教人员的戒备心理。

据不完全统计,房白一通过教育感化方式,先后深挖各类犯罪线索70余条,协助办案单位破获刑事案件25起,提供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在全市开辟“第二战场”专项打击工作中获得第二名。

【记者】赫鹏翀

【通讯员】清公宣

【作者】 赫鹏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