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成都中学某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经过警方调查取证,排除了他杀和意外这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孩子是自杀的。
事情的真相让人无法接受,也让死者的家属觉得是误判。
自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们尚且不谈,但一个即将高考拥有崭新生活的高三学子,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候有了轻生的念头,父母辛辛苦苦的十几年如一日的把孩子养大成人,眼看就要功德圆满了,结果传来孩子的噩耗,我想任凭是哪个父母都是接受不了的。
孩子的噩耗让一个家庭轰然崩塌,经过专家鉴定,认为孩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就不免让我们产生猜想,什么样的心理环境,才会让一个孩子没有了活下去的信念?
由于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得非常快。关于孩子自杀、轻生、自虐、抑郁症等等的事件我们也看到过相关报道和新闻,这种事情的增多意味着孩子的心理教育正在被忽略,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只是一昧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久而久之,如果没有去及时调教和引导,就会有可能发生悲剧。
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很多时候孩子有了情绪和心理变化,家长往往不能够察觉到孩子的变化,孩子照常背着书包去上学,承受着父母所谓的“期望”,家长也不以为然,觉得小孩子能有什么好担心忧虑的,但其实心里有多苦只有孩子们自己知道。
父母是孩子的后盾,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是否也该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一些不爱说话,不肯交流,心思很重的孩子。遇到不喜欢沟通、不愿沟通的孩子,这个时候就要要求家长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孩子的端倪,要是发现孩子有很重的心思,家长要及时进行开导劝告。
1、情绪波动频繁,拒绝沟通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孩子,家长也不要觉得孩子对父母大喊大叫,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以牙还牙,比孩子骂得更恨。这是很错误的做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要知道,孩子情绪波动很大,冲父母大喊大叫,是在释放压力和发泄情绪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父母切忌跟孩子对着干,也不要急着责怪孩子,要用耐心和冷静帮助孩子走出压力困境。
作为父母,如果能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发泄完了,心里也会释怀很多,心里自然就会轻松。如果父母做不到这种,在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也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跟孩子吵,更不要动手打孩子,这样只会火上浇油。等孩子情绪缓和或者冷静下来之后,父母可以再耐心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不要插嘴更不要打断,等孩子说完之后家长再给出恰当的意见,开导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
2、自卑、缺乏自信,时常否定自己。
这种孩子的内心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他们常常表现出软弱、自卑,缺乏自信,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家长也不要一昧的教孩子退让和忍耐,也不用对孩子冷嘲热讽,嫌弃自己的孩子。这样只会加深孩子的负面情绪,过分夸大自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是不值得活在世上的。
3、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
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的孩子,往往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信心,这种孩子的心理隐患会更严重,家长要格外注意观察孩子的动态,及时劝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开心结。
抑郁症最明显的状态就是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并且这种状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就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人才的帮助。
总结:现在养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现在的社会已不像当初旧年代那样单纯,现在的孩子也承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除了学习,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避免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