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不花《沟通的方法》:拒绝该拒绝的事,团结

摘 要

  文|楚汐 作为一个常年不懂拒绝星人,天知道,每一次在面对那些明明心里十分不愿意,却因为怕对方不高兴或是自己说不出拒绝的言语,而不得不勉强接受的时候,内心是有多纠结与

文|楚汐

作为一个常年不懂拒绝星人,天知道,每一次在面对那些明明心里十分不愿意,却因为怕对方不高兴或是自己说不出拒绝的言语,而不得不勉强接受的时候,内心是有多纠结与抓狂!

那些年因为不会拒绝而不得不加的班,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不得不勉强自己陪着朋友闲逛却误了自己的时间,因为说不出口的拒绝而不得不答应的那些让自己满腹委屈的要求 曾经的我也一度以为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表现之一。于是,宽慰自己「那就受着吧」。只是,老这么不会拒绝地承受着,久而久之,内心的无力感可想而知,那简直就是动辄泛滥成灾呀!


好在,善良的人总会有好运气。最近在读的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一书中,就有个章节专门聊的是沟通中也无可回避的拒绝场景。在脱不花总结的拒绝公式和具体场景应用说明中,我彻底弄明白了自己不懂得拒绝的问题所在,以及未来如何参照这个拒绝公式来刻意练习自己的拒绝能力。

一、不敢拒绝的心理活动

脱不花在书里很明确地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敢拒绝对方是因为我们的下意识里将拒绝对方的提议等同于拒绝对方这个人,认为说只要我们说出「拒绝」两个字,就等于是否定了对方,更有甚者会有得罪对方的想法。

但事实上,一个真正懂得沟通的人,完全可以做到只拒绝对方提出的要求或方案,而不否定对方这个人。用脱不花的话来说就是,「拒绝我们该拒绝的事,团结我们该团结的人」,善于拒绝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沟通能力,且有公式可循,即:拒绝 = 开门见山 + 移花接木。


二、拒绝公式之:开门见山

顾名思义,开门见山就是要我们直接表明立场。这个方法针对的是那些不敢直接拒绝对方请求的人,因为内心里会担心自己的拒绝伤害到对方,或是害怕因此而得罪人,所以常会不自觉地找一些理由,或是委婉的说辞。

但事实上,我们所以为的委婉在对方的眼中可能就是模棱两可。因为没有直接明确地表示拒绝,会让对方摸不准你的真实想法而心存期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到最后才等来你明确的拒绝,一来可能会耽误了对方的正事儿,二则是会更伤害对方的感情。

诚如脱不花所言,委婉和延宕,只会放大对方因被拒绝而产生的影响,并不会起到顾及人情的作用。所以,开门见山的拒绝要满足「第一时间」和「第一人称」两大标准。


举个最常见的「借钱」的例子,毫无疑问,借钱绝对是很考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件事,且往往也是「不懂拒绝星人」最难以开口说不的请求之一。这种情况下,我们常会下意识地回说,「那啥,我回去和家里的那位商量商量,晚几天再答复你呀?」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说要和家里人商量,我们说晚几天,那到时间了要如何答复呢?是答应还是拒绝呢?明显我们是想拒绝的,不敢当时当刻拒绝就是怕对方不高兴;只是,晚几天后再拒绝,对方就会高兴就会体谅我们了吗?

显然不会呀!更有甚者,因为我们说了晚几天,反而让对方存了「这事儿有戏」的期许感,甚至还可能因此而不再去想其他方法了...... 然后,等到最后,在对方满心满怀的期待里,等来的却是我们的拒绝,可想而知到那时对方的失落感和愤怒感会有多强烈了......

而我们说要和家里人商量,本意是想给自己的拒绝留个后路。但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对方若是也认识家里人,我们这样的说法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平白也给家里人添了压力和麻烦,甚至在最后拒绝时,还会让对方误以为是我们家里人的问题而迁怒于他们......

所以,不要为自己的拒绝找借口,从对方的立场来说,拒绝就是拒绝,至于说是谁拒绝的,关系其实不大。

正如俗语所说,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对于拒绝,我们选择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立场,正是为了不给对方没有希望的期待。

当然,我们第一时间,以第一人称拒绝时,还是要找个相应的理由,而不能是直接生硬的说不。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说谎,毕竟谎言总会有被戳破的一天,到时彼此更难堪;也不要找太多理由,多了容易让人觉得你不真诚。我们就实话实话,一个最真诚的理由就可以了。

三、拒绝公式之:移花接木

此外,对于一些我们不好拒绝的人,比如职场中,部门领导开口让你帮个忙;或是客户给你提了个棘手的问题;又或是同事找你帮忙干活 人在社会里,总有这些「拒绝无能」的时刻,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当然,大前提还是如上一点,我们要开门见山地表明立场,然后我们再用移花接木的方法,给出替代方案。

脱不花在这里让我们联想一个「洗牌」的场景,很是让人眼前一亮。具体方法就是:我们闭上双眼想象:对方的诉求,自己的能力,对方的意愿,自己的感受等等都是一张张的纸牌;那么,当对方出一组我们不想接受的牌面时,为了让牌局继续,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重新洗牌,盘点资源和方案,然后再开牌。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Yes, if」的小技巧,向对方提条件,若是对方可以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答应这个请求;当然,若是对方不能接受,那我们也就有了名正言顺拒绝的理由。

比如说,在我们手头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若是有同事找我们帮忙,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 [Yes, if」的小技巧来回复对方,「我可以帮你忙,只是我得先把手头比较紧急的几件事处理完,要不然,咱们的这些事可能都会受影响。这样吧,你看看,是不是等我一周时间,让我集中精力先把手头的事情办完,然后我就可以全力以赴再帮你的忙,你觉得呢?」

这是一种「延迟交付」的拒绝技巧,只是使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一旦说出口了,若是同事也能等,那到时候就不好再拒绝了,不然就会给人出尔反尔的印象,也是得不偿失。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交换条件」,更常见于与客户的沟通中,可以说是属于客户谈判技巧的一种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和对方谈条件,以此来「调剂」拒绝和配合之间的尺度。


四、写在文末

关于不敢拒绝的心理活动,以及如何技巧拒绝的公式等经验分享,只是脱不花在她的新书《沟通的方法》里的18个典型且高频的职场沟通场景之一,但已然让我读来很是受益匪浅。

事实上,本书脱胎于脱不花在得到的沟通训练营课程,是身为得到CEO的脱不花,以一名职业沟通者的身份,为我们带来她的沟通心法,分享结构化的沟通方法,为有沟通难题的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读过此书,还真是应了她那句「你可以带着自己的难题来,形成你自己的能力走」。只不过,沟通能力亦非读过一本书就能完全掌握,还需我们日常多加刻意练习才能得心应手。所以,不妨常备此书在案头,随需随阅吧~


-END-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我是@楚汐思读绘 ,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