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服务不停步

摘 要

  厦门铁路公安:全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厦铁公安紧密结合铁路公安职责全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民警践行新使命、主动去作



厦门铁路公安:全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厦铁公安紧密结合铁路公安职责全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民警践行新使命、主动去作为,不断推出利民惠民新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点击阅读《厦铁公安全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接入厦门“e政务”,带来旅客乘车新体验:将打印旅客列车临时身份证明功能接入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方便旅客到就近便利店、酒店等网点就可以自助打印铁路临时乘车身份证明。自2020年6月3日启动以来,累计办理临时身份证22452件。

花式反诈宣传,捂住旅客群众钱袋子:梳理总结当前典型诈骗方式和应对策略,策划拍摄反诈宣传片,依托管内各大车站和列车LED屏幕及公交车、地铁显示屏播放,并联系厦门、泉州、漳州、龙岩移动公司向广大手机客户发送防诈宣传提示。

推广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旅客旅途新功能:依托厦门车站派出所“许刚先锋队”、泉州车站派出所“海丝平安驿站”、乘警支队“列车服务平台”等综合服务平台,开通厦铁公安咨询热线、设置平台服务站等,在管内开展法治教育。

思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忧:今年以来,厦铁公安积极为沿线群众解难事办实事53件,切实解决沿线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赞扬。漳平西车站派出所民警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铁路工务部门,联合多方力量,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问题。

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泉州东车站派出所积极对接南安市委政法委与人保财险南安支公司,争取为南安市铁路沿线困难群众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保费300元,个人无需负担任何费用,实现对其医疗救治“兜底”保障。

增强群众观念,急旅客之所急:6月13日,厦门乘警支队接到求助确认列车上离家出走的小雨(化名)的安全。乘警立即前往,找到了独自乘车的小雨,并为其送来一些零食、饮料,坐下来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开导她。最终在上海虹桥站,小雨父亲成功接到了女儿。

三明梅列司法:一“站”到底 有“心”更有力

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日,三明市梅列区司法局联合市心理健康协会在梅列区社区矫正中心成立三明市司法行政系统首家“心理健康辅导站”,全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致力打造“一站式”心理服务平台,依托心理健康辅导站的辐射引领作用,巧用“四镜”功能聚焦社会安全预控和队伍素质建设,尽心履职做司法为民的“贴心人”。

点击阅读《三明梅列区司法局:一“站”到底,有“心”更有力!》

用“放大镜”来察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引入心理咨询专业力量,明确社区矫正对象初次会面摄入性谈话、心理测试、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后续心理咨询活动等五大心理矫治步骤,针对其入矫、矫中和解矫三个阶段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和需求,设定相应的教育矫正措施和方案,杜绝“纸面服刑”的情况发生。针对个别心理失衡或“执迷不悟”的矫正对象建立心理观护机制,确保“对症下药、行之有效”。

用“望远镜”来观远,提升安置帮教工作水平:探索建立刑满释放人员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危机干预应急响应流程,组建心理服务队伍落实跟踪问效工作。通过委托心理咨询专业团队为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评估,对筛查出有心理障碍的人员开展一对一心理“疗程”,因人施教地对个体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心理创伤抚慰和社会适应性心理训练,引导其自主摒弃“边缘化”“另类化”的消极认知,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用“显微镜”来悟透,提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探索创新“矛盾化解+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工作模式,找准矛盾激化的“病灶”所在,着力化解“旧患新疾”等疑难矛盾,切实做到矛盾纠纷优先调处、快调快结,防范和管控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的苗头性、隐患性问题。今年以来,梅列区共调处各类案件373件,调解成功368件,调解成功率达98.6%。

用“平面镜”来视真,提振司法行政队伍士气:为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提供等心理讲座、心理疏导、心理慰藉等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从心理减压出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科学有效的自我诊断和自我调适方法,提高司法行政干警的心理保健与抗挫抗压能力,有效激发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宁德柘荣政法:助推城市管理升级 打造“秀美好城关”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宁德市柘荣县委政法委顺应市民对“小县大城关”向“秀美好城关”转变提升的强烈呼声,统筹政法力量,积极协调城市管理相关单位,以“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制度和智慧城市机制赋能,努力让城市更干净、更畅通、更安全、更文明,不断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点击阅读《柘荣县政法系统:助推城市管理升级,打造“秀美好城关”!》

立足制度赋能,建立“新机制”:推行“街长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城区11条主要街道划归为7个片区,安排落实7个县处级一级街长和55个二级、三级街长,明确责任区域和责任要求,实行街长负责制;建立网格化、“街长制”会议制度、工作台账、巡查日志制度、信息反馈和落实制度,将工作成效纳入各责任单位平安(综治)、文明单位考评范畴,配套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形成片区管理、街长负责和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整治市容市貌,打造“高颜值”:县政法委书记、公检法“三长”兼任一级街长,会同二、三级街长统筹协调落实片区城市管理工作,组织城管、交警、市监、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设立临时自产自销点、固定自产自销点和公益性共享商铺试点三种模式,规划功能分区,疏导流动摊点,改善市容环境;依法处置一批阻挠破坏城市管理行动的人和事;建成柳东、柳西路城市管理示范街,开展评选“文明街区”、“文明商铺”活动。

优化道路管理,畅达“通行线”:加强主次干道巡逻密度,及时指挥疏导交通,清理整治违法停车、违法占道等行为;组建女子骑行队,最大限度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开展巡逻、交通疏导、劝导纠违、安全宣传;积极协调推进停车场建设,试行错峰停车。

全面加强管控,筑牢“安全网”: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监控,强化社会面防控;落实“1-3-5分钟”反恐防爆快速反应机制,落实特殊时期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机制,强化反恐防暴应急处突能力,提升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警务水平;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摸底排查、源头化解、重点管控等。


来源:综合厦门铁警 福建司法 法治宁川

责编:王梓娴

审核:方琮 高奇

■福建各地各部门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动态进展

■福建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办实事 便民利民促和谐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