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入“虚拟恋人”的情感陷阱|恋爱|虚拟世界|情

摘 要

  只需几十元,就能和素未谋面的“虚拟恋人”谈一场恋爱,陪自己聊天、打游戏、看电影 目前,这种借助网络的有偿式情感服务,成为不少年轻人寻求情感慰藉和解压的方式。记者调查

只需几十元,就能和素未谋面的“虚拟恋人”谈一场恋爱,陪自己聊天、打游戏、看电影 目前,这种借助网络的有偿式情感服务,成为不少年轻人寻求情感慰藉和解压的方式。记者调查发现,“虚拟恋人”在制造“甜蜜”的同时,也暗藏各种陷阱。(5月20日新华社)

在“520”告白日,“虚拟恋人”现象再度引发关注。事实上,明码标价的“虚拟恋人”服务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多年前就曾在某电商平台火了一把,只是该行业因频频涉及色情交易被整治。去年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交造成困局,这一蛰伏的行业再次复苏,很多宅男宅女选择“虚拟恋人”排解压力和寂寞。“虚拟恋人”服务在品类、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化,但不管怎么变化,其实质都没改变,所暗藏重重风险也一直存在。

“虚拟恋人”的确能帮人排解压力和寂寞、获得沉浸式恋爱体验,但双方实质上是一种“情感”外壳下的、短期性的交易关系,始于金钱,终于金钱。尽管消费者和从业者对此心知肚明,但一旦开始游戏、进入角色,年轻人很容易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直到“情财两空”。对情场小白来说,为“虚拟恋人”下单,就是饮鸩止渴。

虚拟的往往是完美的,也是危险的。在虚拟恋爱中,消费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设定角色,从业者则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营造“理想人设”,包括样貌、身份、性格等都是消费者最渴望的。这种情况下,从业者对照“剧本”施展话术,消费者很容易被“PUA”,最后腰包被掏空。此外,“虚拟恋人”还可能引发软色情、诈骗等违法犯罪问题。

整治“虚拟恋人”乱象并非易事。一方面年轻人有情感需求,但在现实中又无法满足;另一方面这种服务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善打各种“擦边球”,给监管带来不小难度。

相关部门应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强化行业规范,让陪伴服务健康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引导年轻人树立理性、健康的情感观、家庭观才是根治之策,这需要各方形成合力,久久为功,把年轻人从虚拟世界里拉出来。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