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引导学生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感,5月17日至18日,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六二班的部分同学有幸参加了由树德团队、雨城区妇联、共青团雨城区委、雨城区教育局联合主办,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雅安市雨城区中里中学协办的“雅安市雨城区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
研学第一站:触摸历史,走进汶川映秀
5月17日上午,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同学们在梦想陪伴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汶川县映秀镇,了解13年前汶川地震的受灾情况,感受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强大,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阴沉沉的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师生们的心情都很沉重。站在漩口中学的操场上,校园里回荡着军号的悲鸣,听着身为汶川地震幸存者的讲解,大家泪流满面。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触目惊心。眼前倒塌的教学楼便是当年地震后的真实模样,整个学校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教学楼楼梯前的石头是一个破碎的表盘,时间永远都停留在那一刻 当得知漩口中学遗址下面还有两位老师、19名同学长眠于地下,同学们自发默哀,静立在雨中。
走进汶川地震纪念馆,同学们看到了真实可怕的受灾情况,一个个庞大的数字让人无比心痛。纪念馆里一幕幕场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一段段报道,无不让人动容。当同学们看到英雄机组五位烈士为了抢救伤员往返飞行于死亡航线不幸全部遇难的事迹时,纷纷举起了右手,含着热泪久久地敬礼。这一刻,他们真正懂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句话的力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
研学第二站:触摸历史,探寻大禹故里
5月17日下午,研学团队一行32人辗转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探寻大禹故里。这里山川形胜,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资源丰富。师生们在巍巍耸立的大禹塑像前凭吊大禹功绩,学习大禹精神,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研学第三站:触摸历史,千年之堤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5月18日上午,师生们先后游历了宣化门、灌口城隍庙,尤其是建于清代的灌口城隍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庙宇设计、风格独特,依山取势、依坡形地势建筑,结构极为严谨奇巧。沿长长的阶梯而上,欣赏左右栩栩如生的神明雕塑,似远离尘世,别有一番滋味。
5月18日下午,受共青团都江堰市委的邀请,研学团队来到都江堰景区,近距离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祖先的智慧。
在导游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5月18日晚9点,师生们回到雅安,结束了两天一夜的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立志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