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着,但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加上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各种慢性疾病和癌症的出现风险越来越高,于是养生成为了现在社会的主流。目前的养生“秘诀”多种多样,例如饮食、生活习惯、医疗、情绪等多个方面,而研究人员也在针对影响长寿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后根据1420名长寿老人得出了长寿的共性。
这个结果来自2个地区,一个是我国成都市针对720名老人进行的研究,另一个是美国对700名老人为期3年的调查,最终两个地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长寿有秘诀,其中最为普遍的一个共性是乐观。
根据成都市的调查,这些百岁老人中,有超出89%以上都是乐天派,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者是不开心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虽然一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存在疑惑,但是不少相关研究证实,在各种疾病和癌症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因素可以占到60%以上,其中有超出一半的疾病和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心态的好坏,真的可以影响到个人的健康和寿命。
既然已经知道健康长寿的最为重要因素是乐观,为什么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人没有“寿终正寝”,除了意外和疾病的原因之外,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办法长久保持乐观这种心态,例如现在的年轻人,经历的事情不多,心态也不是那么的成熟,对不少事情很难做到“宠辱不惊”,如果是和自身切实相关的“利益”,就容易产生不公的心理,不良情绪自然就容易出现。
还有一点是中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老人其实最怕生病,一旦出现了个头疼脑热,都会担心这些疾病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于是整天保持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因为健康知识的不健全,对一些网络上的养生方式没有一定的辨别性,于是一些可能引起疾病的食物就完全杜绝,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方式反而更加容易增加疾病的出现风险,进而影响到寿命的长短。
因为这样的两个因素的存在,很少有人可以真的达到长期保持乐观的情绪,但这并不代表只要是不能保持乐观情绪的人都不能长寿,人的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果你在没有注意到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只是单纯地保持乐观的情绪,那也是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反之,注意好健康的这些影响因素,就算是不能保持一直乐观,也能活得长久,如果可以情绪和其他的影响因素都保持在良好的情况下,长寿的几率会更大。
既然个人的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在生活中有两点建议给大家,有助于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持良好的情绪。
其一是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对自己有要求的好事,可以让自己有努力的方向,但过高的要求就是额外的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其实就算是人民币,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人总有不擅长的事情,按照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来,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其实就很好了。
其二学会纾解自己的情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且现在的社会发展节奏快,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的涌来,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唱歌、跑步、读书等方式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适当的调节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