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教育用六大类153项细致要求,培养儿童

摘 要

  关注天使支教并“设为星标 ★ ”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徐徐风之翼,作者:Wolfgang Tietze 徐徐风:我们总是把培养一个健康幸福孩子的责任推给家长。父母

关注天使支教并“设为星标 ★ ”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徐徐风之翼,作者:Wolfgang Tietze

徐徐风:我们总是把培养一个健康幸福孩子的责任推给家长。父母和家庭当然很重要,但是,担任一个国家主要教育职能的幼儿园、学校更应该担负主要的责任。认真看看其他国家的标准吧。德国幼儿园教育质量标准中,单单一个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就有六大类153项具体的要求。

尽管如此,我在阅读《德国0-6岁日托机构教育质量标准国家手册》时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部分,对于家长和老师也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料,因此整理出来分享在这里。祝大家学习快乐!


引言

在幼儿日托机构里,每个幼儿都需要有可以信赖且具有同情心的照顾者给予关怀,并注意到他们的需求。

幼儿需要成人作为榜样,他们可以向幼儿传递乐观的态度以及快乐的心情,积极面对幼儿以及幼儿所处的环境。

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人员团队的一员,还是与其他幼儿或家长相处时,都能保持一种协作的方式。

教育工作人员和幼儿之间的一切互动和关联都应当表现出一种富有同情心与合作精神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塑造了一个幼儿自我认知的形象以及他认知的世界的形象。

在幼儿日托机构里,幼儿遇到的其他幼儿和成人会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或社交能力。他体会到自已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也会面临在其他幼儿面前坚持自己想法的挑战。

幼儿体会到自己既是个体,又是集体的一部分。他学会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说出这些感受,并对其他人的情感表达做出反应。他与别人建立联系,建立友谊,有时也会被拒绝。

幼儿日托机构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在这个学习领域,教育工作人员的任务是有意识地支持幼儿建立心理抵抗力和恢复力,以面对日常生活的挑战,并能够应对生活中的负担和压力。

如此,当幼儿遇到父母分居或离婚,失去单亲或双亲,在家庭环境中遭遇暴力、忽视、成瘾等等诸多压力事件时,其身体和社会心理的发展风险可以得到缓冲。

本章列出了一系列关键标准,教育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标准,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发展以及提高心理抵抗力等方面来给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

空间条件包括幼儿日托机构中既有供幼儿使用的宽敞游戏室和活动室,又有隐蔽的游戏区和可以独处的空间。

在这些区域,幼儿可以以较大组别或较小组别的形式参与活动,也可以不参与集体活动,自己另找安静的地方,独自玩耍或专心看一些东西。

教育工作人员是幼儿在社交和情绪行为以及社交关系构建方面的榜样。作为一个人,教育工作人员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愿意在与幼儿交谈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能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做出改变。

教育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保持一贯不变,使幼儿可以有规律可循,是稳定并且可靠的照顾者。教育工作人员向所有的幼儿表达其个人的价值观和喜好,并回应他们的需求。

教育工作人员教幼儿各式各样的情绪和社交的表达方法,以便他们可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育工作人员帮助幼儿融入集体,并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友谊关系的建立。教育工作人员鼓励幼儿为彼此承担责任,同时支持他们追求独立自主。

教育工作人员给幼儿自由的空间,为相互间的争吵找到解决的办法。教育工作人员帮助幼儿通过谈判妥协达成解决方案。如果有必要,教育工作人员会设定明确的界限或直接对个别幼儿的不适宜的社会行为做出反应。

幼儿日托机构里的教育工作人员通过定期讨论彼此相互支持。他们相互学习,采取统一的行动策略来应对不适当的社会行为,并与幼儿就这些事情进行讨论。

任何教学计划的前提都是幼儿的幸福。教育工作人员每天制定日常安排,列出日常项目和固定礼仪。此外,教育工作人员还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一起出游或庆祝节日,让幼儿体验集体生活。

有各种各样的玩教具可供幼儿使用,这些玩教具配合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此外,教育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故事或童话,为幼儿提供一些角色范本,让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并借机展开集体讨论。

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日常活动,体会到自我效能和个体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教育工作人员鼓励幼儿不仅追求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其他幼儿或整个集体的需求,并与他们协商达成集体规则。从一开始,幼儿就有机会参与民主程序,鼓励他们进行交流,提出有理有据的主张,并学会相互尊重。

01

空间布置

室内区域布置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1.1幼儿日托机构需配备多个宽敞的多功能区域以满足幼儿游戏、运动以及学习需求。

1.2宽敞的空间允许幼儿自己做尝试,给幼儿设立挑战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体验成功(搭建的活动场地,攀爬和平衡场所等)。

1.3房间里具备多个独立划分的游戏区域,幼儿可以在里面不被打扰或不被观察地独自玩耍,或与选定的伙伴一起玩。

1.4幼儿日托机构设有足够多的休息和独处区域,为幼儿提供舒适感和安全感。

1.5设计和划分室内空间(例如要有小平台、隐蔽区域、舒适的独处角落),使0-3岁的低龄幼儿能够不受干扰地、安全地在一起玩他们选定的游戏,或者离开小组去独处。

1.61.5-3岁的幼儿使用的房间布局须考虑到能让教育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到他们,并能够直接感知他们的讯息和表达。

室外区域布置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1.7幼儿日托机构的户外区域有足够大的自由活动场地,尤其适用于奔跑和嬉闹游戏以及测试力量的游戏。

1.8在户外区域,0-3岁的低龄幼儿应有独立的游戏区,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受到干扰地玩耍。

1.9户外区域和固定的设施能锻炼幼儿的整体运动技能(找到重心、保持平衡、攀爬、摇摆等),以便他们克服挑战并获得成就感。

1.10户外区域应设有需要幼儿进行协作的设施(例如跷跷板或者旋转木马)。

1.11户外区域应提供不被直视的隐蔽区域,例如大的灌木丛和树篱,给幼儿提供躲藏之处,满足他们不受干扰的玩耍需求。

02

师生互动

观察

社会能力发展

2.1教育工作人员应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到开心以及他们喜欢做什么事情。

2.2教育工作人员应观察幼儿之间如何建立联系以及相互合作,还要观察幼儿如何在小组内建立、形成和发展社会关系。

2.3教育工作人员应注意0-3岁的低龄幼儿的首次联系尝试以及参与集体游戏的愿望(例如在幼儿来回滚球时,在他们一起爬进爬出娃娃屋时),还要观察0-3岁的低龄幼儿特别愿意和哪些其他的幼儿和成人接触,以及他们尽量避免与哪些人接触。

2.4教育工作人员应观察幼儿如何处理他们之间意见不同或者兴趣不同的情况,并在必要时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

2.5如果0-3岁的低龄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教育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情况的发展以及幼儿是否能够自行处理。

情感发展

2.6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且系统性地观察每个幼儿是如何表达他的需求(例如偏好)和感受的。这时要特别注意那些非语言的讯息和表达形式。

2.7教育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观察0-3岁的低龄幼儿在感受和需求方面的非语言表达。

2.8教育工作人员应注意察觉幼儿在与别人接触时觉得什么是舒适的,什么是难受的。

2.9教育工作人员在发现某个幼儿不受欢迎和不好接触时,应寻找合适的方法避免让他有此感觉,并争取与他建立积极正面的关系。

2.10教育工作人员应观察男孩和女孩如何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性别以及性别特征。如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尝试互换性别角色,教育工作人员应予以尊重。

对话及参与意愿

社会能力发展

2.11教育工作人员应意识到,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所传递的信息对幼儿有不同的影响,主要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表达(例如不说“你应该整理一下”,而是说“我希望你把这个游戏玩具放回原处,这样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玩了”)。

2.12教育工作人员应意识到非语言讯息的影响,并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2.13教育工作人员应支持幼儿一起玩耍并建立关系,帮助幼儿变得灵敏,并注意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2.14教育工作人员应促进幼儿进行合作以及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例如分享、提供帮助、一起玩耍、归还玩具等)。

2.15当0-3岁的低龄幼儿表达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例如把玩具交给其他人或让别人咬水果)时,教育工作人员应用语言进行讲述并认同幼儿的这些行为。

2.16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幼儿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以此开展相关活动。

2.17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幼儿设定可实现的目标,但不急于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

2.18当教育工作人员意识到某个或几个幼儿想不受打扰地玩耍时,应有意识地退后。

2.19教育工作人员应将幼儿的争执视为日常的一部分,并从其中看到学习的机会。冲突既不该被淡化,也不该被高估。

情感发展

2.20教育工作人员应对所有幼儿友好,让幼儿可以随时找到。还要察觉每个幼儿的不同感受,并搭配肢体语言(例如通过微笑)使其感到愉快。

2.21教育工作人员应向每个幼儿发出讯息表达对他感兴趣,并喜欢和他在一起。

2.22教育工作人员应向幼儿表示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并会认真对待。教育工作人员不应贬低幼儿所表达的感受。

2.23教育工作人员每天都应密切关注每个0-3岁的低龄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应通过肢体和言语的关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喜爱,例如通过与幼儿玩手指或动作游戏、唱歌或把他抱在怀中。

2.24针对比较自我封闭的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应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获取成功体验和被认可的机会(例如通过晨圈活动中的一个特殊角色,在特定活动中强调他们的能力或单个谈话等),让他们感觉到受到关注并表现出和他们交谈的意愿。

2.25如果0-3岁的低龄幼儿非常专心地做某件事情或者关注某个人(例如看镜子里的自己,来回推汽车,让弹珠从滚珠轨道上滚下去),教育工作人员不要打断幼儿这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既不对此发表评论,也不要让他去玩其他的游戏。

2.26教育工作人员应和每个幼儿沟通他的感受。如果注意到某个幼儿情绪紧张、伤心或害怕等,教育工作人员应作为谈话伙伴及时跟他聊一聊。

2.27如果幼儿在和其他幼儿或成人进行的某些活动中感觉到不舒服的话,教育工作人员应支持他们分开,并且可以说“不”。

2.28教育工作人员应尊重幼儿对自己身体进行探索的兴趣(例如在镜子里观察自己)。

2.29教育工作人员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应允许幼儿之间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体,并支持幼儿获得积极的身体感觉。

2.30教育工作人员愿意听取幼儿关于不同性别特征的问题,并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形式与其进行讨论。

2.31教育工作人员应鼓励女孩和男孩去了解他们的性别角色,并鼓励他们去探究原因。

2.32教育工作人员应给幼儿提供可以了解性别角色的玩教具资料(例如介绍非传统性别角色的书籍)。

2.33教育工作人员应避免刻板地根据幼儿的性别来划定他们的行为(例如“男孩是不会做这件事的!”或者“你是一个女孩子啊!”)。

2.34如果女孩和男孩在游戏和活动中尝试他们的性别认同或者扮演另外一个性别角色,教育工作人员也应对此表示尊重。

2.35教育工作人员应鼓励女孩和男孩参加所有的活动(足球、使用工具、玩布娃娃、跳舞等)。

2.36教育工作人员应尊重每个幼儿对家庭中的角色理解,即便与其自己家里的情况不同。教育工作人员应和每个幼儿沟通自己的想法并为此说明理由。

2.37教育工作人员对比幼儿的(特殊)行为和其一贯的行为方式,尝试去解释和理解这些(特殊)行为,也应询问幼儿做出这些行为的缘由,如有必要的话应和家长进行谈话。

2.38针对特别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应有意识地给出应对愤怒、失望或者困惑等情绪的其他选择方式(例如击打枕头、沙包,进行体育活动)。

鼓励

社会能力发展

2.39教育工作人员应鼓励幼儿与他人建立联系。同时,教育工作人员还应尊重和推动不同组别的幼儿建立友谊。

2.40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0-3岁的低龄幼儿与其他幼儿建立联系,鼓励他们参与进去,消除障碍或者创造其他一起玩耍的机会。

2.41教育工作人员应鼓励幼儿进行互相交谈(例如关于兴趣、需求和不喜欢的事情)。

2.42教育工作人员应与幼儿一起设计关于社交和情感主题的游戏、活动和媒体使用(例如制作情绪晴雨表,谈论“我今天感受如何?”,撰写关于“争吵与和解”主题的书,提供关于“搬家到另一个城市”的电影等)。

2.43教育工作人员应与幼儿一起讨论应对失望、愤怒和悲伤的处理方式,并向他们展示建设性地解决冲突的方式(例如寻求帮助,谈论感受等)。

2.44教育工作人员应带领0-3岁的低龄幼儿一起参加礼仪类和协作性的活动,通过树立榜样帮助他们建设性地解决矛盾(例如挥手和父母告别或者向其他的幼儿道歉)。教育工作人员在陪伴幼儿进行这些活动时,应配合使用语言说明,并鼓励他们及时去做。

2.45当0-3岁的低龄幼儿卷入纷争时,教育工作人员应先用简短明了的句子讲清楚事情原委以及相关幼儿的不同立场。同时,还应讲明幼儿的不同需求并给出解决争端的建议。

2.46教育工作人员应教幼儿学会安慰、道歉、原谅以及道别的礼仪。

2.47如果其他幼儿或教育工作人员感觉到危险或受到侮辱(例如辱骂、殴打、咬、抓、伤害自尊心),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制止幼儿言语和肢体上的攻击。教育工作人员应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但要避免使用那些会让某个幼儿感到屈辱或者让他觉得被拒绝的字眼和表达。

2.48如果有幼儿做出了不适当的社会行为,教育工作人员应跟他明确说明这么做会导致的后果,并帮助幼儿建立一个适当的社会行为方式。

2.49教育工作人员应了解0-3岁的低龄幼儿的一些行为,如咬人、抓人或者拽别人的头发会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出现。为保护其他幼儿不受伤害,在必要的时候教育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干预。

2.50如果幼儿开始损坏玩教具(例如书籍、乐器)或者破坏其他幼儿正在搭建或者制作的作品时,教育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干预。

2.51如有人触犯大家一起制定的集体规则,教育工作人员应直接做出反应,并用和幼儿达成一致决定的方式来处理。

2.52教育工作人员应考虑到0-3岁的低龄幼儿需要时间来理解集体规则并逐渐养成长期遵守这些规则的习惯。

2.53要让幼儿知道即使他们违反了规则,教育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喜爱和支持也是不会消失的。

情感发展

2.54对幼儿来说,教育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对他们的回应是可预见和可靠的。这是教育工作人员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2.55教育工作人员的表达和行为应与其感受保持一致。例如教育工作人员用适当的方式给幼儿讲述自己生病、伤心或喜悦时的心情,不能传递相互矛盾的信息而导致幼儿没有安全感。

2.56对当幼儿发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沟通讯息时,教育工作人员应立即或尽快做出反应,即使当时他们在忙于其他事情。

2.57对0-1.5岁的幼儿的首次发声和说话以及非语言讯息(如微笑和初次独立活动),教育工作人员要做出友好且直接的回应;同样,对1.5-3岁的幼儿的联系请求和语言表达,教育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回应。

2.58教育工作人员应对幼儿的感受和行为做出及时反馈(例如“你很高兴”“你生气了”“你很伤心”),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以及他人的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59在发生高度情绪化和强烈的冲突时,教育工作人员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平复幼儿的情绪,但不要轻视、淡化或否认幼儿的感受。

2.60教育工作人员应教给幼儿掌握应对各种挑战的积极策略(例如寻求支持、解释规则)。

03

工作计划

基础/导向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3.1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应以幼儿的福祉为基本导向。教育工作人员应了解日常教学活动是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的:感知和认同幼儿的需求,提升幼儿的能力,创建符合幼儿发展的安全且有促进作用的环境。

3.2教育工作人员应掌握一套有教育学理论支撑的行动方案,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和情感能力发展(在支持融入集体的同时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构建稳定的关系,尊重他人的感受等)。

3.3教育工作人员在制订工作计划时,应注意到一日安排和所有的社交接触对幼儿来说都是社会行为的学习环境。

3.4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应以幼儿日托机构的指导方针和教学理为导向,并且符合普遍认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例如认可不同性别的平等原则、尊重少数群体、尊重幼儿的个性)。

3.5教育工作人员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要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自身作用,例如在做决定时考虑到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不要求他们必须参加常规的小组活动。

3.6教育工作人员在制订促进幼儿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工作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幼儿之间年龄和发育程度的不同,考虑他们对自我需求和感受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于矛盾的承受能力。

3.7教育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开展项目和主题活动,讨论幼儿的各种不同感受和情感表达形式,并以幼儿的生活情况为导向(例收获新友谊的喜悦、害怕新的情况、宠物去世后的伤心)。

3.8教育工作人员要为0-3岁的低龄幼儿讲故事,进行哑剧表演和展示一些表达人们各种感受的照片。

3.9教育工作人员应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有必要还应加以修正和改善。

3.10矛盾冲突在幼儿日托机构中属于集体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工作人员应协商一致,共同确定行动策略,以处理冲突情况和纠正幼儿不适当的社会行为。

3.11教育工作人员制订工作计划的出发点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冲突经历和对冲突情况的观察获得相应的行为能力。

3.12教育工作人员在团队会议上通过探讨幼儿的真实案例,讨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幼儿培养计划和实施步骤(例如特定的兴趣和天赋、异常表现、特殊的能力)。

3.13为了方便给行为异常的幼儿和家庭提供咨询,教育工作人员应熟悉和了解相关的联系和协调机构(科研院所、教育管理部门的联系人、心理工作者、家长和家庭咨询机构、幼儿保护机构等)。

3.14如果要单独和家长谈论某个幼儿的进展,教育工作人员应事先在团队里展开讨论。

教学内容和过程

社会能力发展

3.15教育工作人员应有意识地陪伴并鼓励所有幼儿的活动和表达,而不是简单的命令指挥,给幼儿施加影响。

3.16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幼儿通过角色游戏,检验和发展社交能力。

3.17教育工作人员应策划一些能让幼儿获得集体感的活动和游戏(例如集体舞、话剧或音乐演奏、在幼儿园过夜)。

3.18教育工作人员应根据0-3岁的低龄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例如和大家一起用摇铃和打击乐元素来演奏音乐,或者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一起加入集体舞(例如摇晃手臂和腿,和舞伴一起来回摆动,或者由教育工作人员抱着一起跳舞)。

3.19教育工作人员需为举止异常的幼儿(例如具有攻击性,有自闭倾向,有消极或者过激行为)安排特殊的活动,如在游戏中突出他们的能力,组织活动、郊游等这些幼儿特别感兴趣的主题项目,或进行个别谈话等。

3.20教育工作人员应组织幼儿就不同的社会情况、感受和个人经历进行交谈,并挑选与之相匹配的故事、书籍或CD。

3.21教育工作人员应使用绘本、故事、角色游戏和媒体等多种玩教具,既要体现友谊或相互帮助,也要有矛盾和争端的主题,并能提供不同的解决办法。

3.22如果幼儿之间或某个幼儿和教育工作人员之间总是发生矛盾,教育工作人员应及时寻求同事或者外部咨询师的帮助。

情感发展

3.23教育工作人员不可采取任何惩罚性措施,例如大声责备幼儿、不给饭吃或者体罚。

3.24教育工作人员应接受幼儿的所有感受,就算他们表现出极度悲伤、疲劳透支、失望、愤怒等。

3.25教育工作人员应组织幼儿开展积极的身体体验活动(例如玩水、玩沙子和颜料,在身体上涂画,光脚保持平衡等)。

3.26教育工作人员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0-3岁的低龄幼儿的敏感度,如温柔的按摩、抚触游戏和其他护理行为。在此期间,教育工作人员应感知幼儿发出的讯息并注意界限。

3.27教育工作人员要尊重幼儿的身体,以及他们对自己和其他幼儿身体的好奇心。

3.28教育工作人员应教幼儿感知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自尊心,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记录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3.29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记录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例如他喜欢做什么,他是否和其他幼儿一起玩,他关注哪些社会和情感话题,他对什么感兴趣)。

3.30教育工作人员应记录1.5-3岁的幼儿用什么方式熟悉环境,以及他们如何融入其他的幼儿群体或小组当中。

3.31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记录0-3岁的低龄幼儿关于情感、能力和技能的非语言性表达(表情,手势,肢体语言)。

3.32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记录幼儿之间的社会和情感关系以及友谊情况。

3.33教育工作人员应记录幼儿在合作和冲突时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解决冲突的策略。

3.34教育工作人员应记录0-3岁的低龄幼儿发生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们特有的行为方式。

3.35当幼儿进行以性别区分为主题的游戏时,教育工作人员应记录他们的行为和游戏方式,以及他们对此的表达方式。

04

玩教具的多样化及其应用

社会能力发展

4.1教育工作人员须为幼儿建立一个有足够吸引力的环境并布置相应的玩教具,以便幼儿能够积极探究参与其中。

4.2教育工作人员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及其能力,准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玩教具,以激发幼儿的讨论分析、自主活动以及自我设定目标等。

4.3室内应放置书籍、CD等反映不同社会内容和主题的媒体资料(例如关于家庭、职业、友谊、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人)。

4.4教育工作人员应提供一些玩教具(例如书籍、故事、娃娃),帮助幼儿讨论处理生活中的特殊情况(例如搬家、新生兄弟姐妹、爱和争吵)。

4.5教育工作人员应准备一些游戏,让幼儿有机会讨论、商定规则和合作形式以及感受成败输赢。

4.6幼儿日托机构中应设置一些玩教具,幼儿可借此进行嬉闹游戏,并有机会测试和感知他们的力量。

情感能力发展

4.7应为幼儿提供一些毛绒动物玩具以及不同大小和材质的娃娃,幼儿可以借此通过情境设置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游戏(例如示好、争吵、和解)。

4.8幼儿自制的玩具或作品应被展出且要持续一段时间。

4.9幼儿日托机构中应放置一些书籍和媒体资料,幼儿可以体验并且重温各种情感主题。

4.10幼儿日托机构中应放置一些具有矛盾冲突主题的媒体资料。

4.11幼儿日托机构中应放置书籍、CD以及其他一些以“可以说不”或自我主张为主题的媒体资料。

4.12幼儿日托机构中应放置画册、游戏、CD以及其他一些涉及性别角色认同、性特征和生育等主题的媒体资料。

05

个性化

关注个性化的需求和兴趣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5.1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向每个幼儿表达他们是被赞赏和接受的。

5.2教育工作人员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优点,并同他们一起为其取得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感到高兴。

5.3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每个幼儿承受失败的痛苦并与其一起直面克服。

5.4教育工作人员应关注幼儿的放松需求,对个别幼儿重负荷的情况要及时感知并帮助他们休息。

5.50-3岁的低龄幼儿在进行吃饭、睡觉或裹尿布等日常事务时,教育工作人员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并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

5.6教育工作人员应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其喜爱和关注,哪怕教育工作人员当前的关注力在别的幼儿身上时。

5.7对于社会安全感缺失的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应给予帮助和激励,促其融入日常事务,支持他们找到游戏伙伴。

5.8如有必要,教育工作人员应给予个别幼儿有针对性的支持和鼓励(例如支持其观点、给予其耐心,即使有困难也不放弃等)。

5.9对于幼儿小组里的新成员,教育工作人员应关注他们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特别的支持(例如与其他的幼儿建立联系)。

5.10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每个幼儿强化他们的积极举动。

5.11在全部日常情境中,教育工作人员都应关注和支持每个幼儿的自主活动和独立行为(即“这件事我能自己做!”)。

5.12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0-3岁的低龄幼儿自主活动,强化他们的独立行动和学习能力(例如当幼儿要自己吃饭、喝水或去拿件东西时)。幼儿需要有机会重复他们的举动(例如当一个幼儿在倒饮料时不慎洒出)。

5.13无论是在日常活动中表现活跃还是喜欢独处的幼儿,教育工作人员都应有意识地与他们沟通交流(例如特别安静乖巧的幼儿,以及特别喧闹大胆的幼儿)。

5.14教育工作人员应特别关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幼儿(例如父母离异、搬迁至一个陌生的环境、近亲亡故),为其提供相应的游戏主题,关注他们的沟通交流需求,尊重其独处需求,注意其攻击性行为的加剧。

5.15对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幼儿,教育应予以个性化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听故事、读画册以及借助其他媒体资料(如CD等),让这些幼儿学习了解别人是如何应对类似的生活困境的。

个性化使用教具和开展教学活动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5.16教育工作人员应允许所有幼儿以其个性化的方式使用玩教具、进行游戏以及使用其他的资料,在相关情况下也允许幼儿一定程度的不当使用。

5.17每个幼儿应拥有一个标有他们名字的专属格层,用来放置他们的个人物品以及他们最心爱的东西。

5.18教育工作人员应为幼儿提供教具及教学活动,让幼儿进行性别方面的“典型性”或“非典型性”的角色游戏。

06

参与

幼儿参与决定过程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6.1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幼儿会话活动,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共同策划和决定。教育工作人员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6.2教育工作人员让0-3岁的低龄幼儿也尽可能参加集体会话活动,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意见很受重视。

6.3教育工作人员和所有幼儿共同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并一起规定违反规则应承担哪些必要的后果。

6.40-3岁的低龄幼儿根据他们的能力情况适度参与到制定规则的会话活动中。教育工作人员在合适的情况下应重复商定的规则并解释其必要性。

6.5幼儿通过参与决定过程,感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而且能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6.6教育工作人员根据幼儿选择的主题为他们组织相应的儿童会议、谈话或其他类似的活动,让幼儿从中体会到自己关心的事情很重要。

幼儿参与设计与活动过程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6.7在策划和举办活动以及庆祝节日时(例如生日、完成大型项目、组织义卖或开放日),教育工作人员应让幼儿参与其中。

6.8幼儿在接受任务和参加幼儿日托机构的其他日常活动时,要相信他们具备相关能力,并根据其能力和发展阶段布置合适的任务。

6.9应为0-3岁的低龄幼儿布置简单明了的小任务。如果他们最终没能完成,教育工作人员也应接受。

6.10教育工作人员应和幼儿共同组织与其他机构或协会(例如隔壁的幼儿日托机构、小学、隔壁的店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交流和碰面活动,并在幼儿日托机构之外的地方举行。

6.110-3岁的低龄幼儿也应有机会参加和其他幼儿日托机构的幼儿及成人的聚会。

6.12教育工作人员应经常提醒幼儿规则和约束力协议的存在。要不断对此进行讨论和讲解,并与幼儿一起检查规则和协议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6.13对于需要遵守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在室内的行为、在厨房的行为、在户外的行为),教育工作人员对此应给予支持并解释其必要性,还应对幼儿自控能力的提升给予积极反馈。

平衡个体与群体

社会能力与情感发展

6.14教育工作人员不能让幼儿只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应引导他们去感知他人的爱好、需求和计划,并在做决定和行动时考虑对方。

6.15幼儿应体会到个人兴趣与群体兴趣是相结合的,每个人的需求都应较关注。

6.16教育工作人员应帮助年龄较小的幼儿总能关注到其他幼儿的爱好、需求和愿望。

6.17教育工作人员应对男孩和女孩一视同仁,激发并鼓励他们一同参加会话活动、策划、决定、游戏和其他活动,并让他们参与设计幼儿日托机构的日常安排。

相关文献

Fr hlich-Gildhof, K.& Ronau-B se, M.(2014). Resilienz. M nchen: Reinhard.

Grossmann, K.& Grossmann, K. E.(2014).Bindungen - das Gef ge psychischer Sicherheit.

Stuttgart: Klett- Cotta.Hammes-DiBernardo, E. & Speck-Hamdan, A.(2010). Kinder brauchen Kinder: Gleichaltrige-

Gruppe - Gemeinschaft. Weimar, Berlin: verlag das netz.

Jungmann, T., Koch, K. & Schulz,A.(2015). berall stecken Gef hle drin: Alltagsintegrierte

F rderung emotionaler und sozialer Kompetenzen f r 3- bis 6-j hrige Kinder, M nchen: Ernst

Reinhardt.

Kroll, D. & Boos- Hammes, I.(2009). Mit Riesenschritten in die Autonomie. Kleinkinder auf dem

Weg in die Selbst ndigkeit. Troisdorf: Bildungsverlag EINS

Rohrmann,T.& Wanzeck-Sielert,C.(2014).M dchen und Jungen in der KiTa: K rper,Gender,

Sexualit t. Stuttgart: Kohlhammer.

Wiedebusch,S.& Petermann,F.(2013).Entwicklung und F rderung emotionaler Kompetenz in der

fr hen Kindheit.In M.Stamm & D.Edelmann(Hrsg.),Handbuch fr hkindliche Bildungsforschung

(S.731-744). Wiesbaden: Springer VS. Hofgrefe & Huber.

Wyrobnik, I.(2012). Wie man ein Kind st rken kann: Ein Handbuch f r Kita und Familie. G ttingen:

Vandenhoeck & Rupprecht.

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