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哪怕一个人再具有童心,姑且还能让这个童心能够一成不变并持续到成年,但他依然能够清楚明白自己的所知所行所作所为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至少不应该和孩童一样。
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自己的心态,以及正确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这就是成人和孩子的本质区别。
孩子可以不管不顾地哭着闹着要糖要吃要玩,因为他们表现喜欢的方式很直接,对自身的需求就只有一种张扬的态度,毕竟人生的阅历和成熟度并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所以不懂得克制。成年人就不一样了。成年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懂得如何克制自己。譬如,抽烟喝酒也不是不行,但要节制。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需求,那么伤的只是自己的身体。
这还只是身体上的一种调控。
如果是心灵上的呢?同样的道理,懂得在两性情感上达成一些克制,自然就成为一个人婚姻成败的关键。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轻看了克制力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俗话又有说:“溪涧岂留能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天下所有的至简道理都有共通之处。溪涧之水,不能控制自己的走向,那是因为它不能离开地心引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自然环境没有情感方面的能力,毕竟其是没有任何自控能力的。
但是人类却不同。再严酷的外在环境都很难改变,一个心智健全,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事的人,克制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可以是渺小的。如果他想随波逐流,当然也可以,甚至可以说更容易,不克制情绪和情感,放任自流即是了。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融入到当时不良的环境里。你以为自己可以随时抽身,控制住自己不再随波逐流,可惜多半时候醒悟都是晚了,毕竟趋势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懂得在情感上克制自己的人,就是有提前控制趋势的能力。
想想三国时代著名的帝王级人物刘备,他是很有野心的,但是他也会克制自己的这份执着。毕竟初始的他,辗转反复,投靠过数十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他再不懂克制寄人篱下的负能情绪,如何有能力在当时的乱世之中,保存实力等待崛起的机会?再想想看,同一时代之下,起点比刘备更好的吕布。他又怎么样了?
一句话,跟随谁,谁倒霉。不光是对方,他自己也倒霉。为什么?因为吕布从来不会,也从未想过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仅仅为了能使利益最大化,他便卖了义父;仅仅见到貂蝉的美貌,便克制不住自己内心中不良的两性情感,“大戏”一场,成了当时有识之士之口中反复无常小人的存在。
是啊,一个不懂克制自己情感,不能够合理控制自己合理范围之内需求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他都是很难取得成功。王侯将相如此,普通人更是一样。
做人如此,做人只中最重要的婚姻环节各是如此。
试想想,见人好貌相好身材,甚至被人一个眼神就能收买的人,会是怎样一个不自控的人?婚外情中所谓的那些看对眼了,分明就是这样的存在。真正能在婚姻中平稳度过一生的人,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感悟:婚姻家庭生活的乐趣,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多人的技巧可言。特别是如今的人们,活在高度文明的当下,大家有理由相信现在外面世界,一定是花花多彩的。这时候说白了情感上所需要克制的东西,当然也是只增不减的。
可是在情感需求上,面对真实生活而言,一个人所需要的美德,其实从古至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就像哲人曾经说过的那样,婚姻生活就算再平凡,也需要人性中的某些美德来做支撑。那么婚姻生活的美德又是什么呢?婚姻情感中最大的美德,事实上就是懂得克制。克制什么?克制外界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
美好的婚姻可以让婚姻中的人做一个可爱的自己。如果再减少对世俗中不良嗜好的需求,克制自己的情感,不与红尘孽缘同流合污,自然就能够有效地与婚外情这类不良情愫做到绕道而行。不烦世俗、皆大欢喜,这难道不是婚姻中最完美的状态吗?
我们不否认,在婚姻之后,很多人还有可能看到能让自己心动的人,遇到能让自己再次心动的感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懂得克制自己,就会知道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这就是人与动物,在追逐异性之后的本质区别。
公元前四百年之前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就曾经给他的三个心爱的弟子上过这样生动的一课:当时他的三个弟子来问他,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找到最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并没有马上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把他们带到一片麦田里,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了,去吧,去选择一株你们认为最大的麦穗——规则就是每人只能选一株,且不能回头。
第一个弟子一开始就选到了他认为最大的。结果却发现后面还有很多更大的,他后悔了;第二个弟子走到最后才选择他认为最大的。结果却发现已前面已经错过很多更大的,他也后悔了;第三个弟子做了稍微的比较之后,选择自己认为最大的,且并不再看其他的了,自然也不后悔。三个人同样都选到了自己认为最大的,只有第三个,真正做到满心欢喜。
其实在一大麦田中,很难找到一个所谓的最大的麦穗。换句话说,这样所谓的最大,其实对于搜寻者而言,在不回头,不反复对比的情况下,并不能真实存在和拥有。正如同在万千人中,很难找到一个最完美的爱人。
婚姻本身也不能回头,在不回头,不在和人比较的情况下,事实上,自己身边的爱人就是最好的那个。那些追求所谓的婚外情更能“多姿多彩”的人,其实只是没有了克制自己情感需求能力的人。有了一个最好麦穗在手,还再寻找最大“麦穗”的人,无论他们再怎么重新选择人选,再更替生活,最后换来的一定还是痛苦和后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