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脾气大的人怎么办?所有的坏情绪最后都是

摘 要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位经理,一天早晨他起床有些晚,便急急忙忙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为了赶时间,他连闯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察拦了下来,警察给他开了罚单。 到了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位经理,一天早晨他起床有些晚,便急急忙忙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为了赶时间,他连闯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察拦了下来,警察给他开了罚单。

到了办公室后,他看到桌上放着几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书寄出的信件。于是,他秘书叫了进来,劈头就是一阵痛骂。



秘书则拿着未寄出的信件,走到总机小姐的面前,又是一阵狠批。总机小姐被骂得也很委屈,便借题对公司内职位最低的清洁工进行了一番指责。

清洁工只得憋得一肚子的闷气。下班回到家,清洁工见到读小学的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丢得满地都是,当下就把儿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顿。

儿子忿忿地回到自己的卧室,见到家里那只大懒猫正盘踞在房门口,就狠狠地一脚,猫给踢得远远的。

以上说的就是“踢猫效应”,描述了一种坏情绪信号传染的现象。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最终的牺品。

这是情绪感染中的一种。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大量情绪感染的现象:

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讲者振臂一呼,台下听众群情响应。

一位快乐的人分享快乐之事,快乐传到了周围人身上。

互敬互爱的夫妻,双方有“夫妻相”,连情绪都匹配。

亚里多德说:我们需要的是恰当的情绪,对环境恰如其分的感知。

情绪过于模糊,就会产生乏味和隔离;情绪失去控制,过于极端、持续时间过长,就容易变成一种病态。

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的情绪信号,对他人可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先自我调整好情绪,再选择种合适的方式,发出情绪信号。

这里有一个先后过程。情商低的人,没有这个先后过程,要么是惯性压抑情绪,向内攻击自己,不懂表达;要么是纵容情绪爆发,向外攻击别人,不懂调控。

不压抑,不放纵,就是恰当、平衡。

情绪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区间,是一种巨大的能力。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发情绪信号,如果不恰当,就像鞋里的沙子,每天都在磨腳。对于处在一定亲密关系中的人,这种持久的攻击,到最后会累积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只有识别出不恰当的情绪信号,我们才能调动我们的理性能力,把情绪当成一个对象,尽量客观地对待,再进行合适的应对。

比如说,负能量持续爆棚的人,如果没有能力帮助对方调适,保持距离。

比如说,家人如果惯性压抑情绪,要适时疏导,防止积累久了火药桶爆发。

比如说,对方大发牌气,其实是伤害他自己,我不要被对方带到沟里双输。

思考:你是容易被负性情绪感染的人吗?你会习惯用正性情绪感染别人吗?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