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国人用脚步丈量上海、用情感珍视上海、

摘 要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最新推出14-17期内容,来听闵行区中医医院韩国籍医师洪原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最新推出14-17期内容,来听闵行区中医医院韩国籍医师洪原淑、Infosys印孚瑟斯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沙睿杰、佛吉亚中国区总裁唐德福、执行制片人Mio讲述他们和上海的故事。详

洪原淑:在第二故乡,守护救死扶伤的初心


姓名:Wonsook Hong

中文名:洪原淑

国籍:韩国

职务: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韩国籍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

(视频时长3分58秒)

语录

上海的医疗水平变化中,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医疗服务的改善。

身穿白大褂,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为患者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开出处方 在闵行区中医医院里,有这么一位看似普通却又十分特别的中医师——中国首批通过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认证的外籍医师、上海首位外籍中医师、首位注册任职于中国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外籍中医师、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获得者,她就是来自韩国的洪原淑。

“我在上海生活了29年,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洪原淑动情地说道。这些年间,她亲历了上海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迅速发展。

因为中医扎根中国

1992年,洪原淑从韩国东国大学毕业。为了治好家人的病,洪原淑放弃了去学校当老师的机会,来中国研习中医。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洪原淑决心继续留在中国钻研中医。“取得文凭并不代表我真正学会了中医,所以我选择留在这里,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因为热爱架起“桥梁”

作为一名医生,无论是遇到“非典”、H7N9禽流感,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洪原淑始终选择与上海“战”在“疫”起。2019年9月,洪原淑拿到了期盼许久的“中国绿卡”,她笑说当时的感受就和获得“白玉兰纪念奖”时一样兴奋。

鼠年春节前,洪原淑回韩国釜山看望母亲。在新冠疫情流行初期,口罩稀缺,通过多方联系,洪原淑捐赠了6000只韩国医用口罩给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医院,缓解燃眉之急。

去年9月,洪原淑在韩国的学术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将中国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和上海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传播到了韩国。

因为融合心生羡慕

在上海的近30年间,洪原淑作为一名医生,亲历了这座城市医疗条件的飞速发展。“上海的医疗水平变化中,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医疗服务的改善。”洪原淑说道,现在有了网上预约等制度,患者不用在门诊大厅等很长时间。“这就是一种贴心的进步。”

沙睿杰:“智慧城市”上海是热情的


英文名:Rajnish Sharma

中文名:沙睿杰
国籍:印度
职务:Infosys印孚瑟斯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

语录

上海的核心品质始终未变

(视频时长2分35秒)

“2008年我就到过上海,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年。2019年当有机会再一次来上海时,我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又一次回到了这里。”沙睿杰时隔8年再一次踏上上海这片土地时,感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上海。“上海已经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

来自中国的邀请

2008年,沙睿杰受派前往位于上海张江的印孚瑟斯中国办公室,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3年时光。“后来我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上海,带着对上海的满满回忆和不舍。”

此后多年里,沙睿杰在全球各地工作生活,但上海的美好时光时常会浮现在脑海里。

上海转型智慧城市

2011年,上海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战略。10年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从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1.0阶段,升级到应用融合创新的3.0阶段。上海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新生代互联网经济蓬勃兴起。

“这10年,我发现中国正处于巨大的数字转型之中,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在线部署,以及从线上到线下的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快速地发展,无所不在的大数据技术推动了快速增长。”

核心品质不变

两次到访上海,在沙睿杰看来,虽然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上海的核心品质。“这是一座热情的城市,在商业、文化等方面都领先于它的同行者。”沙睿杰说,两段时间的工作生活,让他切身体会到上海政府始终关心着市民,并在提高市民安全感和生活质量方面不懈努力着。

唐德福:我喜欢用脚步去丈量上海


姓名:Francois TARDIF

中文名:唐德福

国籍:法国

职务:佛吉亚中国区总裁

(视频时长3分19秒)

语录

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努力,这对发展非常有利。

虽然来上海的时间不算长,但唐德福的中文进步神速,他说,在上海,人们生活精致,都很喜爱美食与时尚。他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这里不仅很有底蕴,更充满了机遇。

对上海的老建筑情有独钟

2017年,唐德福被派往佛吉亚的中国区总部——上海工作。在上海安家后,唐德福夫妻俩经常四处逛逛,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在这里有家的感觉,让人舒适和愉快。”

唐德福夫妻俩对上海的老建筑情有独钟,拥有石库门建筑群的新天地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之一。新老建筑在这里完美融合,修旧如旧的老建筑有了崭新的生命力。从建筑本身到建筑背后的历史,唐德福夫妇都愿意去探究和了解。

唐德福说,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闭馆修缮前,他和太太约朋友们去过几次。“非常期待在改造完成之后能再去参观。”

政府懂商业,服务很到位

定居上海前,唐德福并未想到上海的城市活力会是如此旺盛,更没有想到上海的商业氛围如此浓郁。“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努力,这对发展非常有利。”

唐德福说中国各级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都很大。“上海各级政府对于企业的情况非常了解,包括我们所处的产业竞争格局、发展重点、我们的顾虑和需求,这也使得政府对我们提供的帮助具有针对性。我们非常感激。”

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中国的唐德福亲眼见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随后,各地有序组织复工复产。“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各级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是因为他们的快速介入和行动,企业的生产才能步入正轨。”

唐德福认为,中国的经济始终走在正轨,充满活力,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不断加大投资,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Mio:发展电影工业,上海像一辆高速列车


姓名:Miodrag Colombo

国籍:意大利

职务:执行制片人

(视频时长3分55秒)

语录

上海电影工业发展的速度更快,就像一辆高速列车。

“虽然上海是超大城市,但给我的印象并不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上海十分惬意,是个有底蕴的地方,融汇了中国、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住在武康路附近的Mio说。因为工作关系,他曾在温哥华、伦敦、米兰、罗马生活。Mio说,这些城市的电影业都很蓬勃,但上海在广告业、金融业有更早更成熟的发展。“论电影工业,上海要比温哥华和伦敦发展晚。但是上海发展的速度更快,温哥华和伦敦不具备这速度。上海就像一辆高速列车。”

Mio与中国的缘分要从2011年说起,那时他接到了一个电影项目的后期制作任务。第一次到上海,他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这也是Mio第一次管理一个团队,团队中有25个人,一半外籍一半中国籍。电影的后期制作耗时10个月,Mio回忆,团队经历了很多挑战,但最终赢得了国际电影节的最佳视觉特效奖。“上海和北京的团队都参与其中,这也代表了荣誉也有中国的一份。”

2014年,角色变成制片人的Mio回到中国,并在上海安了家。“当你有很棒的创意想法的时候,这里的人会给你机会实现。这里对有志向的外国人来说,有着很好的创业环境。”Mio说。

除了感受到中国市场在海外的影响力,疫情期间Mio也感受到了“上海服务”的温度。影视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政府为Mio的公司减免了不少税收。Mio说:“这是雪中送炭。”

Mio对在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资料:上海发布

编辑:周正豪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