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爱吃手是聪明的表现?不完全正确,吃手非

摘 要

  幼儿宝宝从刚出生,小手就不停地在动,一开始的话会用自己的小手抓破脸,再到后来,就会把小手往嘴里放,手上经常被他吃的全是口水。 很多家长感觉宝宝吃手行为非常不好,每次

幼儿宝宝从刚出生,小手就不停地在动,一开始的话会用自己的小手抓破脸,再到后来,就会把小手往嘴里放,手上经常被他吃的全是口水。

很多家长感觉宝宝吃手行为非常不好,每次看见宝宝吃手,就会把他的手在嘴里拽出来,阻止了一次、两次,三次,但是宝宝吃手的毛病并没有改掉,发现宝宝吃手的次数还越来越多。


婴儿爱吃手是聪明的表现?不完全正确,吃手非简单习惯。

小红的女儿而刚出生40多天就一个劲的吃手,女儿一开始吃手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小红也没有太在意,但是慢慢的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现在女儿三个月,吃手的频率越来越多,并且还很用力,有时候发现宝宝吃手发出声音会出现干呕现象。小红多次按着宝宝的手不让她吃,但是宝宝哇哇大哭,实在是没了办法。有一天,正好奶奶来看宝宝,小红把女儿的坏毛病告诉了婆婆,婆婆说:“没事,吃手的孩子更聪明”。

吃手的孩子真的聪明吗?

在《发展心理学》这一本书中说道,幼小的宝宝在出生12~18个月的时候处于“口唇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他们会将手在嘴巴里啃咬才会得到满足。


其实对于吃手的宝宝这种动作并不是习惯性,他们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得到安全感,并且给家长传达情感和自身需求。老一辈的人都说,爱吃手的宝宝比较聪明,其实也不能完全否认,因为宝宝吃手确实有很多的好处,宝妈宝爸应该把这时刻记录下来。

宝宝可以从“吃手”中得到什么?

在上边说过,家长们不要认为宝宝吃手就是一种习惯,宝宝吃手更有利于发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1、刺激大脑快速发育

刚出生的宝宝为什么会用手抓破自己的脸,只是因为自己无法控制好手。当婴儿吃手的过程,他们会准确的举手、感受嘴巴的位置,最终完成吃手的整套动作。

再整套动作做下来,婴儿的大脑也在高速运转,味觉,嗅觉,触觉都得到了反复锻炼,这对孩子的发育是非常有利的,也不能绝对地说吃手就能让宝宝变聪明,至少对宝宝大脑发育是有帮助的。


2、“吃手”是宝宝的自身需求

宝宝一开始吃手是因为吮吸反射,当嘴巴碰到什么物品都想咬几下、舔几下,当长牙期间吃手就能缓解牙床的不适应,这是宝宝身体方面的需求。

宝宝经常吃手会使他们心情舒畅,这也是给宝宝减轻焦虑和烦躁的一种方法,这是心理方面的需求。

3、吃手能反映宝宝的情绪变化

埃里克森说:“吃手”是宝宝情绪表达和舒缓方式,这可能表达了婴儿是开心、愉悦的或者是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如果家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当宝宝开心的时候,会一边吃手一边笑,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会用力啃手,并且哭泣,因为他们还小,只能躺在床上,所以把手当成了自己的“玩具”,所以家长应该辨别出宝宝的心理变化。

有家长问了,那要不要改掉宝宝吃手的毛病呢?

“宝宝吃手一般是在2~3个月开始的,在7~8个月之间是最频繁阶段, 一岁半的时候这种吃手动作就会消失。”如果3~4岁以后还有吃手的这种习惯,也只会在孩子心里不开心,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产生。


所以,刚出生的宝宝吃手,家长们不用刻意的去纠正这些习惯,也不要用一些假装打手的方式去“恐吓”孩子,在7个月之前让她放开吃,在7个月之后可以尝试一些办法减少宝宝吃手的次数,有这几点需要注意的。

1、注意给宝宝讲卫生,勤洗手

让宝宝随意吃手的前提是,给宝宝把小手擦得干干净净,这样宝宝才会更开心,也不会生病。


2、借助磨牙棒来做辅助

宝宝长到4个月的时候开始有乳牙,在这个时间段吃手是更加频繁的,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个柔软的磨牙棒,缓解这种不适感,当宝宝吃其他的食物,味觉得到丰富,宝宝就不会再喜欢手的味道。

3、转移注意力

婴儿在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和大人有了一些互动,如果宝宝吃手过分频繁,家长们应该做的是逗逗孩子,耐心陪孩子,让他们消除掉负面情绪。可以通过玩玩具、讲故事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总结:

每一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宝宝产生的一些坏习惯就像一味地去改正。其实改掉一些刚出生宝宝身上的毛病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宝宝成长发育的正常反应。对于吃手的毛病,家长们不用太刻意纠正,只需要给孩子做好卫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就可以了。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