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真实感情的流露,通过阅读革命烈土的诗作,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先烈们的伟大襟怀,体味其真实心声。那些扣人心弦的篇章,虽然只有短短几行,读起来却极富力量,更让人荡气回肠。
很多烈士都曾冒着枪林弹雨,参加过火热的革命斗争,其诗作中洋溢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烈感情,也体现出豪迈磅礴的气魄、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心。近代一位诗人就忧时忧民,也谱写过许多精练纯熟之作。下面介绍李大钊的一首诗,情感真挚,只有短短40字,却成传世佳作。
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
作者:李大钊
逢君已恨晚,此别又如何?
大陆龙蛇起,江南风雨多。
斯民正憔悴,吾辈尚蹉跎。
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思想家,也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后来他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先生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李大钊年轻时曾东渡扶桑,希望在那里可以寻找到救国救民的良策。同时诗人也广交朋友,彼此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诗题中提到的幼蘅,即福建人刘以芬;相无,则是贵州人刘明敏。他们都与诗人关系很好,也曾在一起学习,后来国内风云突变,幼蘅与相无都相继回国,希望尽快投身革命。而李大钊则继续留下求学,但是他的心情也是起伏不定,于是便赋诗抒怀。
当时欧洲战事正酣,无力顾及东方的事情。而日本却趁虚而入,他们直接与袁世凯谈判,让他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如此倒行逆施,立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人们纷纷集会,拒绝承认。很多仁人志士也振臂一呼,希望亿万华夏儿女早日觉醒,一起推翻袁世凯的反动政权。
李大钊也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情况,他不仅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还起草宣言,并寄发国内、响应斗争,也彰显了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诗的首联抒发别后的惆怅之情,“逢君已恨晚,此别又如何?” 人生聚散两难,大家不辞万里、外出求学,又萍水相逢、成为好友,实属不易,也是一种缘分。可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愁闷不已。
颔联抒写国内形势,表达作者内心的矛盾心情,“大陆龙蛇起,江南风雨多。” 当时各地讨袁大军纷纷兴起,到处烽火不断,南方也战事频繁。作者十分盼望自己也能早日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讨袁运动。但是他又深知,国家积贫积弱,百姓沉睡已久,不是一次运动就可以立刻改变现状,不如留下来深入学习,继续寻找救国之路。
诗人焦躁不安,也暂时没有办法,“斯民正憔悴,吾辈尚蹉跎。” 先生感怀人民饥饿贫困,自己却蹉跎岁月,无力改变现状,更一时陷入了迷茫和彷徨之中。
诗人一方面觉得苦闷,另一方面又深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尾句更显悲伤,“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他感叹军阀混战,渴望有朝一日可以旋转乾坤、恢复太平。
诗人虽有“铁肩担道义”的理想和信念,只是目前还能力不足,更是势单力孤。他希望团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们,同时也要积蓄物资和力量,为将来做好充分准备。
先生还深刻地感悟出一个道理,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所以他既希望来一次彻底的转变,又盼望着自己可以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无愧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李大钊的这首诗含蓄深邃,彰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诗人曾说,时代的落伍者才是最可怜的。他以自己伟大的人格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号召和鼓舞了无数人前仆后继,才换来了如今风清气爽的幸福生活。
读完这首诗,人们也会有所感悟。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短暂的离别令人伤怀,一时的彷徨也不足以惧怕,只要以求真的态度作事,就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