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

摘 要

  阳光心灵 放飞梦想 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节活动 为更好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乐观自信,爱自己、爱他人,更好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塑

阳光心灵 放飞梦想

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节活动


为更好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乐观自信,爱自己、爱他人,更好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塑造健康的自我,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保健意识,2021年4月19-23日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升健康心理意识”为宗旨,举办了心理节系列活动。

01


4月22日上午,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素养研讨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兰州市教育局主办,兰州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协办,兰州外国语学校承办。此次活动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常务副主任王伟军、牛更枫副教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张玉玲总监、樊杰研究员,兰州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负责人,兰州市教育局基教一科负责人及全市四百五十余位相关学科教师参加此次研讨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致辞

周宗奎教授高屋建瓴,从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问题的关心谈起,指出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大问题。

他介绍了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行为重点实验室,包括腾讯研究的一些前期工作,需要把教研的深度进一步推进,希望每一位同行分担国家兴旺的职责,为下一代提供全面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信息化跟教育教学如何深度融合的问题。新一代青少年正面临着如何更好地适应、掌握、利用数字技术为自己、为社会、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支撑。他呼吁各位教育工作者努力培养青少年成为合格的未来社会的数字公民。希望通过老师们的努力,让未成年人广泛受益的创新性教育活动做得更好。


水车园教育集团民勤街小学李育春校长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周宗奎教授签署协议


兰州外国语学校张润娥校长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周宗奎教授签署协议


“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授牌


“华中师范大学—腾讯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教学实验基地授牌

水车园教育集团民勤街小学李育春校长强调了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水车园教育集团的专职老师通过培训,开展的一些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希望通过建立实验基地,联动华中师大和腾讯技术的力量,不断创新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实现学生网络素养和教师教研能力的双向优化。

兰州外国语学校张润娥校长指出2020年9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蓝皮书》同时显示,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青少年“数字原住民”的特征愈发明显。在网络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网络素养教育最核心是4个字——赋权赋能。去年兰外选派种子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本学期正式开设了《润心学生网络素养课》校本课程,相信今天签订合作协议和挂牌后,在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的专业指导下、在网络服务商腾讯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兰外将通过体系化的网络素养课程,推进学校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意识,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传播环境的能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为互联网时代合格的“数字公民”。



为全市网络素养课程首批29名种子教师颁发聘书

02

兰州外国语学校张文靓老师展示课




张文靓老师以《追寻尖叫》为题,情趣化导入,提出一个小学生“拍客”的行为是否值得支持,利用优学派投票,学生交流认识,兰外学生表现出积极健康上网,文明对待网络世界的良好心态。张老师又以定格雕塑的形式,引导学生表现在网络中的三种角色:看客、拍客和评论员。通过充分交流,学生深刻理解了做一名文明的上网者的意义。

华中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成员余学医老师展示课





余学医老师以《合理使用手机》为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动画片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正确理解家长和老师的建议,不仅解决了学生能否使用手机、如何使用手机的问题,还涉及到亲情关系的联结等现实问题。

精彩的评课


华中师大专家牛更枫副教授评课


兰州五十一中张翔老师点评


兰州五十四中张亚红老师点评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总监张玉玲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伟军教授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周宗奎教授点评

大家普遍认为两位展示课老师都准备充分,设计用心,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重视伦理原则,具有浓厚的人本味和个性风格。教学方法融合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具有主题鲜明性,信息多元化,学生的表达流畅,师生的互动交流真诚,润心无形。课堂提升了影响力,融合了内涵。

张玉玲总监提到腾讯公司会关注每位老师的努力和创新,积极参与每个学校的探索中,开发更多的网络资源、课程和案例实验成果,希望在未来,我们的网络素养得以理论和实践的提升。

专家讲座



华中师大博士、副教授牛更枫的讲座《正视中小学生网络素养》,从“背景-缘起”“数字消费的视角”“父母、教育者的视角”三大方面展开,以客观的数据分析和生动鲜活的事例说明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对教育者而言,面前有两大任务:教育孩子和引导父母。”教育者应有的基本态度是:孩子全面发展而非成绩导向,合理看待数字技术产品的使用(数字素养),有限责任范围内的无限价值等等,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数字素养课程和家长课堂来培养孩子的数字素养,纠正家长的观念。

此次心理健康网络素养活动,让广大教师很好地更新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网络素养教育的意义,为全市中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搭建了一个高大上的平台,相信在各级部门和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创新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助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供稿:兰州市外国语学校

长按关注我们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