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那么内向,以后肯定没出息
最近,《陪你一起成长》这部剧特别火,大家都在夸:颖儿演技好!
尤其是最近“林芸芸”(颖儿饰演)情绪爆发,带着女儿离家出走!
网友都在高呼“一万个支持”。
不得不说,凭借着「林芸芸」这个角色,颖儿真的再度翻红了!
我还挺开心的。
因为之前颖儿参加《妻子的浪漫旅行》,被骂得太惨了!
由于性格内向,很多人都在骂她不合群、情商低,甚至有的人还说,这个节目就不该有颖儿的存在
那时候,我就在想,她好像也并没有这么糟糕吧!
从进组开始,她就是一副温顺的样子,别人吃完饭都走了,只有她留下来收拾桌子,很多时候,她躲在人后,都是在专注干活呀。
所以,我还挺心疼颖儿的。
因为作为一名资深内向者,我很清楚,一个内向的人活在世上,要遭受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一个人说话少、独处时间多的话,就会被说成“不合群”、“性格差”
但,内向者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显然不是的!
性格内向,不是我们的缺点啊!
恰恰相反,性格内向带给心思细腻、观察力强、执行力强,这些都让她成就了“林芸芸“这个角色!
所以,为什么大家都逼着她变得外向呢?
况且,性格本就没有好坏之分呀!
二、性格有内外之分,没有好坏之分
你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内向
你这么内向不行,找不到女朋友
你这么内向,以后工作肯定要吃亏了
作为一名内向者,这样的话听多了,你会不会也有点点怀疑——内向是不是真的不好?是不是我变得外向一点就会好了?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说过:性格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他们获取的能量不同而已。(注: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是最早进行“性格划分”的人)
对外向者来说,交往是「蓄能」;
对内向者来说,交往是「耗能」。
比如说,内向的人,有时候参加一场团建聚餐回来,需要自己独处读上一本书,好一会才能缓过来。
但你说,善于社交的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好吗?
也不一定。
因为「外向者」不见得能适合所有的环境。
你比如说,让他去做程序员、图书管理员这类较沉闷的工作,他可能也会觉得不自在。
而且内向的孩子,也是有不少优点的呀。
内向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感受能力更敏感、专注力也会更强、创造力上表现得更为独特。
比如,在TFboys组合刚火起来的时候,与王源和王俊凯的阳光灿烂的性格相比,内向慢热的易烊千玺无疑是存在感最弱的一个。
但你说,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他?
这就是因为内向的孩子,虽然表面看上去羞怯冷淡,但其实内心炽热又坚定,往往更专注细腻,更具忍耐力,更容易成功!
——面对质疑和打击,易烊千玺不辩解,而是默默地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好更强。
所以,今天的易烊千玺,才华横溢且成熟稳重,谁不喜欢?
我想,也正是因为他有这种特质,才会让央视都忍不住对这位新生代青年演员如此高度的赞扬:学习千玺好榜样,传递青春正能量。
所以说,性格只有内外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它们俩各有千秋。
外向的孩子,很可爱;
内向的孩子,很耐看。
三、内向不可怕,逼他外向才可怕
曾经,看到过一则的新闻。
一个9岁的男孩很内向,平时也不爱与人交流,父亲看着着急,就把孩子独自 “扔”在人流密集的火车站,说是给他练练胆量。
被爸爸丢下,那孩子孤零零在火车站徘徊了很久
万幸的是,当时有细心的民警发现了,并联系家长把孩子领回去。
看完这新闻,我是一脸懵逼呀!
这孩子才9岁,爸爸都不担心的吗?
万一孩子走丢了,或者遇上坏人给带走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这话又说回来,把孩子一个人丢火车站,美其名曰“练练胆”。
但,这真的能「治好」孩子的内向吗?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有多少内向的孩子被父母逼着变外向”的话题。
其中,有一位答主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源于他的内向,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跟他说:这么内向,以后能有什么出息;读再多书也没用;傻子一个......
然后在身边人的“逼迫”下,他开始尝试着主动与人交流,去不喜欢的地方,在人群里尴尬地呆着,逼着自己外向。
但性格这东西,绝大多数是与生俱来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所以,他越是强迫自己外向,越是痛苦不堪,甚至他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一个错误!
你看,这就是逼迫孩子外向的后果。
一旦你开始逼着孩子外向,孩子内心会开出敏感脆弱的花,慢慢地,他就会愈发自卑、懦弱。最后,他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伤痕累累的“鸵鸟”。
所以,大家不要再逼强迫孩子外向了!
更何况,比起改变性格,找到内向小孩的优势,帮助他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这不是更好吗?!
四、如何引导「内向小孩」更好地适应社会?
其实,帮妈明白,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吃了“内向的亏”,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向「内向小孩」灌输:你可千万不能像我哦。
但其实,「内向,以后一定会在社会上吃亏」,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你看看世界上那些成功人士,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爱因斯坦、村上春树、罗斯福、甘地、马云 他们都是妥妥的内向者。
即便是我们身边,也不乏许多内向的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更何况,我们何不打开一下思路,将自己丰富的「内向者经验」倾囊相授于孩子呢?
作为混迹「内向届」多年的资深人士,你应该会有很多独立的想法和见解才对。
浪费可耻呀,朋友。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外向者家长,生了一个内向的娃,不知道如何进行正面引导,那下面,帮妈也给大家3个小建议:
01 尊重孩子独有的个性
前阵子,我们小区有个孩子王活动。
那天我注意到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一直躲在角落,不和其他孩子玩。
后来,我就看到,他奶奶硬是拉他加入游戏中,还推着他往前表演讲故事。
那孩子不肯就范,老人就当着大伙的面,说:“男孩子胆子怎么可以这么小,跟小朋友一起玩有什么难的!”。
话音一落,只见那小孩满脸通红,憋着一直想哭。
等再见到那小孩,他连最爱的小区游乐场都不去了。
因为怕人,特别怕见到人。
这个小孩呀,就跟我们前面说的“知乎答主”一样。
因为家长的做法,打乱孩子本来的节奏,很可能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和不自信——我是不是真的很胆小,太没用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畏惧、退缩。
所以,我才会一再强调,想要内向孩子更好地成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如果孩子不愿意现在加入,那就不要去逼迫他,给他一些时间。
或许,等他跟小朋友们熟络起来之后,就会主动参与团体活动了。
02 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社交礼仪”
当然,家有内向小孩,父母肯定很担心他的社交问题。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社交礼仪、如何解决社交冲突等常用的沟通技能。
像我们家老大p仔,也是天生有些内向,但我很明白,与其做无谓的焦虑,何不帮助他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平时我会经常给他读写「社交类儿童绘本」,陪他做一些人物扮演的「社交小游戏」,去教他挥手、微笑、点头等等。
有时候,我还会邀请闺蜜家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给他创造社交的机会。
一开始呢,我家p仔也是见人就躲,后来经过多次积极暗示和接触,孩子就学会微笑点头、打招呼。
虽说我们家孩子现在还有些内向,但我发现,有了这些基础的社交技巧做加持,孩子的社交压力更小一点,他也越来越自信。
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着急,给他足够的耐心。也许在某一天,你会发现,内向的他也是如此的“主动”。
03 给予孩子正向的心理暗示
因为内向的孩子羞涩、不善表达,所以很容易会被贴上“没礼貌”、“胆小鬼”等标签
这标签被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自卑、不自信。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正向心理暗示”,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要给他传递一种“内向不是缺点”“内向的我,也可以很优秀”。
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日后才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就产生自我否定。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孩子的口吻向别人沟通,将基本的社交礼仪,植入孩子的内心。
等孩子大了,即使性格再内向,但因为心中有“社交礼仪”基本框架,他自然就会知分寸、懂礼貌,也不会落人口实。
04 帮助孩子发挥内向的优势,去适应社会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实验数据现实:
性格内向的人,左脑更发达,更适合美学思维方向;
性格外向的人,右脑更发达,更适合逻辑思维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内向小孩,往往心思细腻、洞察力强、为人谨慎、执行力强、重情重义
针对这些内向者优势,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往不同的方向发展。
比如,为人谨慎、观察力强,可以往科研、实验、学术方向发展;
心思细腻、重情重义,就可以画家、作家、编辑这类方向。
真心希望,所有父母能放下对“内向”的偏见和焦虑,多给内向孩子一点耐心,让他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写到最后
尊重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特质,才是帮助他成长的最好方法。
但你说,在某一天,「内向小孩」会不会变得外向活泼呢?
也许会。
不过呀,甜橙有甜橙的好,柠檬有柠檬的妙。
让每个人都有路可走,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这样的世界才更美呀~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