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心理学的幸福感测量,或多或少建立在情感

摘 要

  情感状态理论所包含的优势与情感的性质与特征是分不开的。情感是一种意向的状态,它所指向的是确定的事物,同时它对事物的指向是评估性的,而这种评估是基于我们的目标或欲求

情感状态理论所包含的优势与情感的性质与特征是分不开的。情感是一种意向的状态,它所指向的是确定的事物,同时它对事物的指向是评估性的,而这种评估是基于我们的目标或欲求而作出,这就与我们的幸福产生了关联,而情感在这种评估下也能够对我们的行动产生影响,促使我们产生作出或者不做某种行为的心理倾向。

也就是说,情感同时包含了认知、评估和行为倾向等元素在其中,而这些元素同时也是我们对外部事物与环境的主观反应所包含的,从而通过这一途径,情感成为了能够直观表达我们的生活幸福与否的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情感状态理论自身也能够证明为什么这种积极或平和的情感状态是值得追求的:首先它不仅让我们能感受到愉快,而且它本身对我们的身心就有益;其次它不仅持久稳定,而且能够对我们产生广泛的影响,比如促使我们体验到更多的非深层快乐,而最重要的则是让我们相信生活将变得更好。

同时情感状态理论也能够解释幸福为何和如何在一个较深的层次上影响到我们,因为深层的情感状态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思维、行动以及与外界的交流交往。相对其他的幸福理论,情感状态理论更加偏向于对幸福的心理主义考察和描述,如哈伯恩本人就认为,他所描述的幸福也许更适合称为“心理肯定”(affirmation)或“心理繁荣”(flourishing)。由于与心理学的理论最为接近,也由于个人心理、情感状态在实证测量上的便利性,情感状态理论也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欢迎,当代心理学的幸福感测量,可以说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情感或心理状态的基础之上。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