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已经习惯了,突然下楼还有点不适应。”“快两个月没开车了,现在突然坐到车上,还真有点不适应。”“如果没有志愿者帮忙送东西了,还真有点不习惯。”这是最近几天听到的各种议论声。
随着新冠病毒的逐渐消退,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开始恢复正常了。但是,为了防止疫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各地还在继续坚持“严防死守”这一底线。这也是为了确保抗击疫情的战果,不至于在人们的忘乎所以中功亏一篑,社区的干部们依然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
一、适应环境变化是人的第一需要
看到领导们如此费心地关注着居家隔离的居民,我的心里也常常涌上一股热流。很多时候,我都对基层干部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总觉得他们不近人情、不食人间烟火,动辄对百姓发号施令。做了一个月的志愿者后,现在才知道那也是无奈之举啊。百姓百性,众口难调,同一句话重复多次了也难免会有急躁的表现,这是可以理解的。有的人还有一种怪毛病,把遵守规则叫吃亏,你说好听话没用,必须当头棒喝。
这不是嘛,在我们小区,有个朋友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到垃圾,被社区干部多次劝阻以后,仍然我行我素,最后,社区干部大声提出了批评。这老兄怎么做的呢?他居然拒绝出门了。可是他的媳妇却跟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他媳妇对他说:领导的脾气又不是发给你一个人的,那是一类人,懂吗?可是我这个朋友就是接受不了。
他说以前自尊心很强,从没有被别人大声训斥过。对此,我觉得他是没有受过“挫折教育”。这次因为抗击疫情的需要,居家隔离数个周期,对于那些散漫习惯了的人,可不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挫折教育吗?
家住6楼的徐先生,经过这段时间的居家生活,还真的习惯被隔离的生活了。他说:现在我什么都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想。一日三餐,爱人做什么就吃什么。需要什么东西,发个微信,志愿者就给送到家门口了,连垃圾都有人帮我倒,多么惬意啊。现在一想到不久就会解除隔离了,又要开始忙碌了,还真有点不适应。
以上两种人,都是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惰性心理结节。习惯以自己认可的方式生活,而不愿意改变或主动适应新生活。这就是心理学所研究和引导的内容之一。懂得感恩的人,会主动改变自己。
心理学中有个非常奇特的观点,叫做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说的是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时而刻意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比如说,当自己走在医院走廊,两旁坐满人,他们可能会对你行注目礼,可能根本不注意你。但是,你会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不会走路了,此时还会伴随着一种胆怯、害羞的感觉。另外还有,当男生发现有美女在观察自己时,会不自觉的做出抬头挺胸的样子。这是环境对他的影响而迫使自己为适应环境所作出的应变反应。
而有的人却非常害怕改变自己,无论是进步的和优秀的方式,都会拒绝接受。那些不希望改变自己的人,就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怕改革,怕创新;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在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方面显得格外谨慎甚至幼稚,如果继续落后下去,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改变自己的观念是为了适应环境
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新发现。不是吗?居家隔离了一段时间,从以前的不适应勉强变得适应了。现在刚刚习惯了居家隔离的生活,又要被迫去做那些烦人的工作。还真的很难一下转变过来呢。有个朋友说,比如出门了还戴口罩吗?见面了还能握手吗?朋友的饭局可以参加吗?和同事相处一定要保持1.5米的距离吗?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消毒三遍吗?上班后接送文件还需要使用一次性手套吗?
唉呀妈呀!想想这些都头疼。现在已经习惯了在网上购物,不仅方便而且送货也很及时。等解禁了,我还能从网上购物吗?没有志愿者免费送货了,我订的食材还会那么及时吗?他们会不会增加运费呢?
这位朋友的担心多余吗?可能有的人会嘲讽他是矫情鬼一枚,也可能会说他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是杞人忧天。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是人类社会,百人百性,什么人都有,而且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随着疫情的退去,随着复工的开始,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暴露出来。比如假期综合征,复工焦虑症,电话恐惧症等等,另外还有可能因为各种缴费不及时而产生的孽息和债务问题。
这些在别人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是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要先考虑到这些麻烦所带来的不便,才能做到胸中有数,随机应变。
心理学上还有个著名的观点叫做投射效应,它指的是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有两种表现:一是有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二是有人总是从坏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一个人如果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而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感受,甚至让别人跟着他的感觉走。那势必会产生新的矛盾,即所有人都跟我过不去。这不就是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吗?善于改变自己思想的人,都是在努力寻找发展方向的人,也是懂得感恩的人。
三、提前做好准备是一个成熟者的具体表现
现在我给这些顾虑重重的朋友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化解眼前的危机。但我只是出主意而不解决实际问题,就算陪各位聊聊天吧。在你遇到麻烦问题时:
首先你应该这样想: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我这前半生才经历过几次呢?而且又不会危及到生命危险,所以,没什么可怕的。
其次你应该这样想:目前我遇到的困难,不是我一个人的困难,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且有的人比我更加困难。大家承受的困难不是困难,只有自己一个人承受的困难才叫困难。很多人都在坚持,而且是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又有什么理由要逃避困难呢?
再次你要这样想:这次疫情是对国家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考验。国家在动用一切力量来解决世界级的重大难题,而且效果非常显著。难道我们就不可以动用自己所有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力量去克服眼前的困难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后你还应该这样想:今后我还会面对许多类似的突发事件,无牢骚,不抱怨,从容面对,泰然处置。而且我还有很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有了他们的帮助,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其实,思考这些问题,它不仅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因为,牢骚和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阳光小区的物业琳琳原打算在年前辞职,可是在疫情来临之际,她毅然选择了继续坚守岗位,而且这一干就是连续40多天。因为封闭式管理的情况下,大家都不能回家,她就和社区干部以及志愿者们,为大家提供各种服务。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她笑着说道:我在这里干了五年了,确实有点想换个地方了。可是如果我走了,新来的人对大家都不熟悉,而且现在又是特别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业主的时候。我要感谢五年来各位业主对我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感恩,所以我快乐。我不能现在离开,等把这个最难的时期度过去了再说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在大局面前,表现出较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不必刻意拔高她们,但我们从心里也应该感激他们。因为,他们把困难和问题都想在了前面。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懂得感恩的人,就是主动回报社会的人。
四、 运用“舍得观”,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善良人
忽略了别人的情感,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这样的人注定会被暴露的光天化日之下,其行为也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病毒的新变种,是思想上的惰性,也叫微腐败。新冠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它折射出了生活中各色人群。有的人,从心里想着为大家做事,而有的人却想着为大家做事的自己会有什么好处。前者从心理上做好了吃亏的准备,而后者却从心理上做好了腐败的预案。
我们面对的这一重大课题,里面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即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抱着必胜的信念对待它,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我们的前途则是无限光明辉煌的。
克服困难就一定要付出代价,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的损失,为了最后的胜利,做出必要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这样一想,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这个时候,你应该想起“舍得谈”了吧: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感恩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包括困难和挫折,否则我们不会变得这么坚强。
朋友,现在你还为午餐只吃温热的馒头和凉菜而抱怨吗?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幸福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