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和乌合之众,我们该如何支配自己的情

摘 要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作者认为:“ 群体 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以说处于群体中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作者认为:“ 群体 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以说处于群体中的个人都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群体中,个体的差异从而被隐藏、模糊。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错换人生事件中,每个国人或耳闻或关注或深陷其中。我们从这场事件的目睹者,变成了参与者,最后成了引导者。这场只能选边站的舆论战中,不同的情感和观点被划分成了两个阵营。

站着许敏方的人数较多,舆论的声音就更强。舆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弱者更易引起舆论共鸣,然后被舆论绑架,最后被舆论所伤。


事件的最初选边和立场出于两个心理:1、对受害者无私的同情,对于伤害最深或者引起情感共鸣最多的一方出于同理心的支持。2、对揭露黑暗、惩罚不公的道德需求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某一现象的不满和发泄。

舆论是群体意见的集中表达,他往往是集体共同诉求,也是一个群体集合的内因。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支持许敏一方和杜新枝支持者的激烈冲突。更多时候,是情绪而非事实。

虽然官方试图平息舆论,做出了事件的相关说明,但可以看到,从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不被认可和舆论的持续发酵必将成为常态。

理性来看,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的范畴。网络这一舆论平台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官方消息,网络更能成为网民情感的寄托和支持情感的信息来源。


勒庞认为:“自觉地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这一思想理论对于错换人生事件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在这次事件中,无论年龄、性别,都在关键的意见中取得了充分的一致。

所以,舆论是群体的工具也在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旦形成偏执的思想倾向,也会很快的影响到参与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人。正如作者所说:个体的差异从而被隐藏、模糊。

这种乌合之众的最大危害是把多元化的社会变成了两元世界。这对于社会生态来说,极端危险。从中东国家来看,分裂的外部原因之外,内因就是两个极端意识的二元对立。


因此,我们要呼吁正义但不能随意地成为群体中的乌合之众。当我们自己登上船后,会发现我们无法控制船的航向,那该是多么可怕。

错换人生的事件中,我们要理性客观、保持立场,既要合理表达看法,也不轻易的被各种舆论所引导,从而造成更大的偏执和分歧。

总之,我们要合理支配自己的情感,让理性成为维持社会的基础,才能摆脱成为乌合之众的命运。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