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 ADHD,俗称多动症。4 月 24 日,由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支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等多方联合主办的 " 第三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关爱周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计划启动会 " 项目在北京启动。本届 ADHD 的主题为 " 倡导科学诊疗,提高学习能力 ",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疾病认知水平,推动搭建标准诊疗流程机制,帮助 ADHD 患儿提高学习能力。
今年的 ADHD 关爱周在过往两届关爱周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一方面会同步启动 " 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计划 ",该计划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并加强公众疾病认识和科学规范化诊疗意识;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南京脑科医院的柯晓燕教授将对去年启动的中国城市学龄儿童 ADHD 调研,进行初步成果的分享,该调研结果将在未来发表,成为全国首个七大地理区域多中心的 ADHD 调研报告。此外,线上线下的义诊和多项科普活动也会持续进行。
项目另一大亮点是对去年 " 医教结合 " 模式的进一步升级,该模式鼓励医生走进校园,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 ADHD 症状,并向他们提供自我评估和医学随访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介绍:" 在去年的第二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爱周期间我们启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园行’项目,面向全国少年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等公益服务。在全国 30 多个城市举办了近 300 场校园科普讲座,累计覆盖近 20 万个家庭,有力推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着重培养了少年儿童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今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联盟计划’集结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旨在以小学为主阵地,发挥团教协作、医教结合的教育示范作用,聚焦学校功能,注重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 2017 年一项 meta 分析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 ADHD 的患病率约为 6.3%,中国约有 2300 万儿童青少年患者。据 2015 年《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ADHD 患者就诊率很低,不到 10%,只有不到 1/3 的患者得到正规科学的治疗。此外,ADHD 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是一种影响终生的慢性疾病,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 7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如果不进行科学诊疗,病情将会对患儿的学业成绩产生严重影响,进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南京脑科医院柯晓燕教授在启动会上分享了全国首个七大地理区域多中心的《中国城市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ADHD ) 调研》成果。她指出,中国 ADHD 疾病负担重、就诊率低,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可能会超过家长,有机会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心理或行为异常,因此加强学校教师对于 ADHD 的认知变得尤为重要。去年我们组织和参与了全国范围内 52 场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科学调研活动并将在未来整理发布成报告,为中国 ADHD 患儿家庭带去正确、规范的生活和就诊指导。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来源:新快报·ZAKER广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