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状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生活满足理论,情感状态理论所关注的是一个长期稳定的个人整体情感,在该理论看来,当一个人的整体情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处于积极状态,或者至少是处于一种整体平和的状态时,就说明这个人是幸福的。
![](https://pics3.baidu.com/feed/f703738da9773912e3a698ded6e2e41e347ae28a.jpeg)
这里的整体情感包含一种深层次的非经验性的情绪与情感在其中,同时将一些并不影响情感的浅层的快乐体验进行了排除,从而将情感状态理论与快乐论区别开来,因为快乐论对快乐和痛苦的体验与相关情绪的包含是不加选择的,只要是快乐的情绪都被认为能够增加幸福,而情感状态理论则不然,它所针对的是一个更为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指向一个与压抑和焦虑相对立的更为深人和广泛的精神与心理状况。
![](https://pics3.baidu.com/feed/e850352ac65c1038044380479feaf115b17e8973.jpeg)
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指向不仅能够排除一些浅层苦乐体验对情感状态理论的影响,同时这种深层性的合理之处在于,它在标示一个人的幸福时,能够允许某些浅层的痛苦体验甚至某些短暂痛苦情绪的存在,如在个人生活经历中偶尔产生的某些不快等,这种不快虽然在个人生活中无法避免,但究其对生活幸福的影响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作用,这也使得情感状态理论更为符合生活实际。
![](https://pics6.baidu.com/feed/0d338744ebf81a4cffe9a71c698c025f272da6bd.jpeg)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