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第一天,人体经过大量盐分和毒素通过汗液排出,身体会感觉更轻盈,皮肤会更加紧致,脸型会更加匀称,新陈代谢系统会更快,从而人会更有精神和自信。
但是,我们只要超过3天不跑步,身体就会悄悄的发生变化,一天比一天感受明显,身体会不断发出信号,告诉你要去跑步了!最明显的信号表现有几个
1、身体新陈代谢开始降低
跑步后3天,晚上虽然没吃多少,但感觉肚子好像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了,但回到家里称重后,体重会轻微增加,所以总感觉每次跑完步的时候体重会变轻,一种自豪感涌现。
2、最大摄氧量降低
刚恢复跑步的时候,会发现刚跑步1公里后,呼吸开始困难,步伐也感觉迈不动,说明摄氧量到在上一次跑步后,逐渐降低,心率也更容易加快,不利于跑得更久。
3、情绪更容易焦虑
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含量下降,一天工作下来,更容易疲劳和焦虑,也会影响到去跑步的积极性,慢慢了形成恶性循环。
4、睡眠质量变差
随着跑步间隔时间越长,深度睡眠时间逐渐变少了,也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身体疲劳,打不起精神。
5、运动能力下降
据调查数据显示,跑步停止1周后,配速、心肺、肌肉力量都会呈现15~30%不等的下降。
6、乳酸更容易堆积
停止跑步7天左右,重新开始跑步,乳酸阀值由于之前下降,当再次进行高强度跑步时,原本不酸痛的肌肉更容易酸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隔一周运动,肌肉更容易酸痛的原因。
那需要每天跑步吗?
不需要每天跑步,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安排跑步时间:
周一:跑步
周二:休息或力量训练
周三:跑步
周四:休息
周五:力量训练
周六:跑步
周日:休息
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保持身体各项运动机能正常,也可以避免每天跑步,对膝盖造成压力,预防膝盖受伤。
跑步不是想象中的简单,穿上跑鞋就可以了。按照科学的方式,才可以让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预防在锻炼中受伤,这才是跑步的最高境界。
好了,穿上跑鞋,去跑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