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有一家小小的面包店,老板玛莎是个有点积蓄的“老姑娘”。这半年来,有个外地来的男人每周都会来店里买陈面包。
男人彬彬有礼,看着很有艺术家气质,于是玛莎觉得男人是个“还没成名”的艺术家,因为生活落魄,只能买陈面包充饥。
有一天,玛莎偷偷地在男人买的面包里加了新鲜的奶油,然而玛莎没想到的是,她这一“好心的举动”换来的却是男人的谩骂和拳打脚踢。
这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的故事,欧·亨利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将读者领进一个大龄姑娘美丽的爱情幻想中,却又在结尾处戛然而止,神一般的转折让人哭笑不得。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最后一片叶子》和《二十年后》等。
其实少年时代的欧·亨利并没有想过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作家,小时候的他一心想当个画家,而且他在画画方面还很有天赋。
欧·亨利成为作家后,心里还是放不下画画这个梦想,于是他就让小说中的主人公替他圆梦,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苏艾、琼珊和善良的老贝尔曼,又比如在这篇《女巫的面包》中也有一个所谓的“落魄的艺术家”。
《女巫的面包》在写作手法上有着浓浓的欧·亨利风格,今天我想先从细节描写、心理活动和结尾三方面谈谈自己对欧·亨利式小说的理解,然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这个故事中看出的三个人生真相。
1)详实的细节描写
比如,玛莎眼中的中年男人是这样的:
“他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蓄着精心修剪过的褐色胡子。他说的英语,德国口音很重。他的衣服很旧,上面不是打了补丁,就是皱巴巴、松垮垮的,但显得很整洁,人也很有风度,”还有,“他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污渍。”
细节描写给读者一种画面感,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从这一系列的描写中,读者难免也会跟玛莎一样,认为中年男人是个落魄、寒酸、“还在奋斗中的艺术家,”从而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2)丰富的心理活动:
《女巫的面包》篇幅短小,但欧·亨利还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玛莎的心理活动。
比如玛莎看到男人的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污渍,于是她“肯定这人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当男人对玛莎挂在店里画做出负面评价时,她更加肯定了他就是个艺术家,因为“他一眼就能看出透视的问题,却还要靠吃陈面包为生!可是天才在得到承认之前总是要苦苦挣扎的。要是天才有两千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富有同情的心来支撑,这对艺术该有多好呀!”而这几样玛莎恰恰都有。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玛莎的心理活动,一步步将读者引入玛莎的爱情幻想中,为玛莎下一步的大胆行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
3)神转折的结尾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结局总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比如在《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好几次“做坏事”想要进监狱过冬,但都没能如愿,最后想要重新做人时,却被警察以闲逛罪投进了监狱。
在《最后一片叶子》中,当读者正为琼珊恢复健康而高兴时,却发现她的命竟然是老贝尔曼“牺牲”自己换来的。
在《女巫的面包》中,玛莎因为不忍心看到“暗恋”的人每天吃陈面包,于是自作主张偷偷在面包里加了新鲜奶油。可是玛莎不知道男人买陈面包是用来当橡皮擦去设计图的铅笔印的,而这设计图是要拿去参加设计大赛的,谁知玛莎“加了奶油的表白”使得男人半年的辛苦毁之一旦。当然,玛莎幻想中的美妙的爱情也瞬间化为幻影,结局不由得让人唏嘘。
从这篇小说中,我发现了三个人生真相:
01. 生活中切勿自以为是!
在小说中,玛莎先入为主地判断男人是个还没成名的画家,而且生活很窘迫,于是她便做了一些自以为是的事,以为自己这样做是在帮人,还幻想着能成就一段好姻缘,结果却是损人不利己。
以前听过一个小故事,北宋有位画家叫孙知微,有一次,他受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那天孙知微画好轮廓后,正好有朋友找他去喝酒,于是他就让徒弟们帮他填色。
谁知徒弟中有个叫童仁益的,平时总喜欢自以为是,卖弄小聪明。童仁益对其他人说:“老师每次画瓶子都会在瓶中画一枝鲜花,今天肯定是着急出门,忘记了。”于是, 童仁益就自作主张地在瓶口添了一枝红莲花。
孙知微回来后,发现童子手中的瓶子无端地生出一枝莲花,又气又笑,他对徒弟们说:“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如果插了莲花,岂不是跟普通的花瓶没啥两样了。”说完孙知微就把画撕了个粉碎。
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遇事不仅要多观察,多分析,还要多与人沟通。生活如此,爱情更是!
02. 女人活得精不精彩,与结不结婚无关!
玛莎是个四十岁的大龄剩女,但她条件一点都不差,她有一家面包店,银行里有存款,而且她还富有同情心,但身边很多不如她的女孩都结婚了,所以当玛莎遇见那个“落魄艺术家”时,她就迫不及待地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他好,结果却让玛莎很心酸,估计以后再也不会主动示好了。
其实,女人生活得精不精彩,幸不幸福,真的与结不结婚没有关系!就比如民国才女吕碧城,她终生未嫁,但她的生活依旧精彩无比。
吕碧城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名女性撰稿人、中国第一任女校长等等。
此外,吕碧城还是一位成功的女商人,在上海有洋房别墅,出门有汽车,在家有佣人,生活相当富足。
有人会好奇,如此佳人,难道就没人追求吗?当然不是,据说追求吕碧城的人很多,比如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于既有才又有财的吕碧城来说,袁家那种公子哥儿终究是入不了她的眼的。
有底气的女人就是能为自己的爱情婚姻做主,所以说,很多时候,“不结婚”不等于“没人要”,女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经济上独立,精神上富足,一个人照样也可以活得很好。
03.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段街头采访,记者问路过的每一个女孩:“如果你成了大龄剩女,你会因为压力而放低找对象的标准吗?”令记者意外的是,几乎所有被采访的女孩子都说:“不会!”
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有车有房,有很好的工作,想去哪儿旅游我可以说走就走,这些都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如果就因为我三十多了就要随便找一个,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而且我相信,只要我足够优秀,一定会等到欣赏我的那个人。”
没错,真正的女神,不管年纪多大都是不愁嫁的。况且,人生没有重来一次,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凭什么因为他人而委屈自己,套用我闺蜜的一句话,“我又不是来扶贫的!”
最后,我想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在遇到那个对的人之前,我们不妨先自我修炼,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这句话男女通用!
感谢阅读,我是@李也春风,每天与你分享书里书外的那些人和事儿。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