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抢救病例。
在北京市卫健委官网“120”急救信息中统计发现,2021年3月1日至4月5日一个多月时间内,北京急救中心派出的急救车用于急救的案例中,数量分别为:
第一位:外伤(共8858例)
第二位:心血管病(7956例)
第三位:脑血管疾病(5818例)
以上,心脑血管病救治案例共计13774例。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
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和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1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上联合发布的《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研究》一文显示,保定市心脑血管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高发季节,3月和12月为发病集中月份,具体来说:
发病率较高:3、4、8、11、12月份
发病率较低:1、2、5、6、7、9、10月份
可见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关注天气,关注季节变化,对于心脑血管不好的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28岁!74岁!河北接连有人中招!
前不久,石家庄28岁小伙,在玩网游过程中突然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烦躁,朋友将其送至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神经介入科医师尹阔场介绍,当时应用丙泊酚镇静的情况下不能完成磁共振扫描,只能行普通CT检查,未见脑出血,考虑脑梗死。医院对患者进行了紧急救治,目前患者仍在恢复中。
网络图,图文无关
无独有偶,近日,河北74岁秦爷爷(化名)在一天清晨,七点多刚吃完早餐,突发意识不清,摔倒在了床上。
家人立即将老人就近送到诊所,患者意识模糊,右侧肢体不能动,根据症状判断发病方向是脑血管疾病,于是紧急转运至具备溶栓救治条件的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好在经过急救,老人恢复清醒,顺利从ICU转入卒中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了。
提醒!这是血管最危险的6个时刻
1. 温度变化时刻
不仅仅季节变化、天气变化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生活中有些温度变化也会。比如:游泳时刻。
冠心病患者游泳时受到凉水的刺激,也容易引发血管痉挛,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而诱发心肌梗死。因此,游泳锻炼前做好热身,选水温适宜的地域很重要。
2. 情绪波动时刻
因为一点小事,导致情绪激动,出现悲剧的事情并不是少数:
生气时人们的交感神经较为兴奋,会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使得心脏做功增强,更易疲劳。
3. 劳累时刻
太过繁忙、高压紧张的工作,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长期太过兴奋,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加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
长此以往,心脏则会受到损害,导致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缺血而猝死。
4. 烟酒时刻
就餐时喝点小酒是不少人的习惯,但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可诱使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肌梗死。建议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别喝酒,同时注意清淡饮食,别暴饮暴食。
此外,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也会增大心梗的危险。另外,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
5. 排便时刻
不少中老年人大便不顺畅,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大,血压迅速上升,甚至可较平时翻一番,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大便不顺畅时,可通过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
6. 晨起时刻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这就是专家广泛认同的“魔鬼时刻”。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
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牢记13个健康密码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提醒,牢记以下健康密码,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1
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2
体质指数(体重÷身高平方)<28(最好<24)
3
血压<140/90 mmHg(最好<120/80 mmHg)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 mmol/L(更低一点也没关系)
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6
甘油三酯<1.7 mmol/L6空腹血糖<6.1 mmol/L
7
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8
糖化血红蛋白<6%
9
每天户外运动>30分钟(最好每天1小时)
10
每周户外运动>5天(最好天天有规律性户外运动)
11
吃饭七成饱,荤素搭配、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盐、少吃油、少吃糖,不喝酒或者少喝酒,不吸烟
12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13
精神放松、心态乐观、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特别提醒:
如果发现上述指标出现异常,
应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只要措施及时得当,
就能把心脑血管病拒之门外,
反之
如果不重视异常的指标
心脑血管病就很容易找上门来
转发提醒更多人!
来源:河北青年报综合健康时报、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珊
编辑:王丽
责编:王亚伟
监制:陈泽惠
更多热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