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会跟妈妈亲,跟爸爸很疏远。原因可能是有些爸爸因为工作忙,在平日里就不怎么跟孩子玩耍,也不愿带孩子,所以,很多爸爸其实自己孩子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也有一类爸爸就是比较喜欢指挥,一件小小的事情也要指挥别人去做,就是不肯自己动手,所以教育孩子的事他根本不参与。因此,很多爸爸在孩子该管的时候没有管,只会指挥妈妈做,说关心孩子,但从未自己动手为孩子做什么。
一、出现领导型爸爸的原因
1、生活与工作无法区别
有些爸爸可能在工作上是领导者,担任职别比较高,是支配和指挥别人的,所以经常会命令别人,习惯性的话语以及语气让他们回家后无法改正过来,所以,回家后依然用这种语气跟家人说话,就会让人产生陌生感,孩子也就会不太愿意接近自己的爸爸。所以,爸爸应该注意工作和生活要区别开,对家长说话不可以以指挥式的语气来进行。
2、和家人时间少
很多爸爸经常因为工作原因会出差很久,那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就会变少了。而一旦爸爸长时间不在家,一回到家可能更多的是想休息,所以,教育孩子的事也就落到了妈妈身上。和孩子相处时间不多,孩子长得又快,一旦和孩子相处,就可能不是上次见到的样子,很可能孩子就直接躲避爸爸,跑到妈妈那里,所以,这时候,爸爸若经常出差,每次回家,都要适当找到方法和孩子沟通,切不可因为孩子不和自己亲切而责怪妈妈。
3、在家庭上不上心
有时候,爸爸会由于工作原因,然后将工作的坏情绪带到家里,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由于写错个字,爸爸就大声责骂,这会让原本就有进步的孩子瞬间痛苦鼻涕。所以,有时候爸爸忙,并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点滴,一旦看到不顺眼的,就只知道责骂,必然会让孩子跟自己不亲。
二、爸爸怎么做到无“领导思维”
1、对家人尊重
这里的尊重是指爸爸要跟妈妈一起承担家庭事务,其实,现在很多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妈妈一边照顾家,一边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所以并不是只有爸爸才累。爸爸要尊重妈妈,和妈妈一起照顾孩子。同时,也要尊重孩子, 不能以大人的角度一直去教育孩子,还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谐相处。
2、对家人关心
爸爸在工作之余要和孩子多沟通,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和他们共同沟通,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对他们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同时,爸爸也要多帮帮妈妈,关心妈妈,遇到什么事要和妈妈多沟通、商量,了解妈妈想法,若自己遇到问题,也可以和妈妈好好沟通,妈妈定会理解的。
3、不要将坏情绪带给家人
有些爸爸工作压力大,可以理解,但是将自己在工作上的坏情绪带给家长就是不对的做法了,这个时候,你不妨试试先将自己的情绪调控好再回家会更好。不要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家人发脾气,这只会是对他们的伤害。因此,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事后和家人聊聊心事,会更好。
四、育儿知识的学习
爸爸们可能由于工作过于忙率,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比较少,那么,这时候,学习育儿知识就很有必要,能够在你没陪伴孩子的情况下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那么,下次再和孩子玩耍、沟通时,孩子就不会拒绝不跟爸爸一起玩耍了。
结语:因此,爸爸虽然工作忙,也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待家人的态度,不可以将自己工作上的状态带到家里来,不然,跟孩子会比较疏远,只有尊重、关心家人的爸爸才会是好爸爸,孩子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