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现实中的PUA,需要知道这3点|睡眠障碍|成瘾

摘 要

  这几天一则新闻刷爆了网络平台,唐山一位大车司机因违规被罚2000后,在执法机关喝农药自杀。说实话,如果是距离较远,我看到这样的题目,可能是只难过一会儿,不会点开,但是这

这几天一则新闻刷爆了网络平台,唐山一位大车司机因违规被罚2000后,在执法机关喝农药自杀。说实话,如果是距离较远,我看到这样的题目,可能是只难过一会儿,不会点开,但是这事发生在唐山,距离太近了。下意识点进去眼泪婆娑地看完,尤其是在最后看到他的遗书中写到“上有老下有小,临终托付交代”这样的字眼,泪如泉涌。为什么克制不住自己?

#生活#现实中有好多人,在观看、阅读影视或文学作品时,总是“入戏太深”,久久不能从别人的故事和情感中脱离出来。看到他人受苦,你总想伸出援手,觉得自己得做些什么,即使别人并没有向你求助。

身边也有朋友说过,她从小到大都特别善于察觉别人情绪的变化,不管是家人,朋友,老师还是领导,只要他们情绪有一点点反常,她就能捕捉到,即使周围其他人都没有察觉出异样。而且,她不仅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还会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别人的情绪影响或是伤害?在这本《共情陷阱》或许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作者法国埃姆里昂商学院教授,社会心理学研究员,法国哈佛商业评论专栏作家,情绪管理领域领军人物。他的这本书中列举了多个情绪实验和观察报告,以真实而有趣的实验证实了情绪磁场和共情陷阱的存在,进而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教你从容地应对外部环境给你带来的坏情绪的干扰。

01共情如何产生

我们要想清楚共情的产生方式,首先要清楚两个概念:共情和同情。二者是不一样的概念。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做到有效的安慰和理解,要先了解对方的情绪。那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认为,情绪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

伊莱恩·哈菲尔德是世界知名教授,情绪传染研究领域的先驱。她认为:“将两个人放在一个小空间里,很有可能会出现情绪感染。 原始的 情绪感染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

我们总是自动地不停地模仿对话者的面部表情,音调和其他发声特点、动作、身体语言和所有明显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一定的社会亲近度,而这一切都是自动无意识的发生的。

在感情亲近的朋友,亲人,恋人之间,情绪传染可能更严重。甚至是生活在同一个宿舍的女生,她们的月经周期经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得同步。也就是在情绪趋同后,个人的器官与身体也同样相互影响。

那么情绪还会遗传吗?研究表明情绪也是可以遗传的,并且分为两种:产前的细胞传染和产后传染。

曾经研究人员对267名孕妇进行羊水穿刺,从胎儿所在的羊水中提取羊水后,发现羊水中的皮质醇指数和孕妇血液中的一样高。

孕妇处于压力之下的时间越长,羊水中的皮质醇含量就越高。个体在胎儿阶段长期浸没在母亲的压力之中,所生的孩子更容易紧张,脑部与身体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虽然这样但是母亲不要自责,因为一方面父亲同样有责任,另一方面父母的情绪传染和遗传也可能是积极的,还有就是一切都是可逆的。

作者在这里举了自己的例子,说明跨代情绪传染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能让后代有更好的适应力,但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这种能力也很快就失效了,因为此时非彼时。

02有毒情绪的可行性规避

为了避免被不好的情绪伤害到,我们需要了解的有毒情绪源头。

首先作者在这里大篇幅论述了职业操盘手,之前对这种职业不甚了解,在作者的叙述中得知,这种职业人经常感受到许多强烈的负面情绪。

在《操盘手》一书中说道操盘手在交易室会受到5种强烈、不稳定又极具传染性的情绪:恐惧、贪婪、紧张、失望和奔放。这几种情绪带来的就是反噬,例如错乱的生物钟所引起的沉重的代价:睡眠障碍、肠道疾病,情绪的完全失控,成瘾、失去现实感,离婚还有早逝等等,成了高危人群。

这种职业并不是一点积极的情绪都没有,他只有在“赚了一大笔”的时候才有,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没了,因为操盘手还要马上处理其他更复杂的问题。除了像操盘手一样快节奏生活的人,还有很多人会被工作场合的有毒情绪传染。

那么这些有毒情绪的来源是什么?除了其共同点压力,研究者认为公司里最有传染性的10种有毒情绪就是:愤怒、恐惧、焦虑、悲伤、嫉妒、绝望、无聊、负罪感、担心和蔑视。还列举了12这种混蛋言行。

在了解这些以后,面对这些非常有害的人,作者认为只有一种真正有效的战略:与他们保持距离,避免单独和他们在一起。

其次就是邪教控制,他们的手段都是一开始利用积极的情绪,比如爱的轰炸。这些老道的大师巧妙地利用我们的情绪,先是想尽办法利用积极的情绪轰炸我们,其中爱和希望代表两种炸弹,大量投掷打中目标时,会毁掉一个人最基本的信仰和原则。

他们通过声音的变化,因为声音可以传递情绪,是一种极具说服力的工具。还有就是受迷惑的信众“聚在一起”,使人为了获得“应该”有的感受与团体的氛围保持一致,切断了对自我情绪的感受,以便轻易地控制他们。

同一种情绪的传染让人变得不愿费力,行动迟缓,智力下降。因为集体感能抹去一些相关的情绪,而他们又害怕被抛弃,脱离集体。集体感是作为社会动物的我们所共有的症状,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阿希和埃尔顿·梅奥人们,集体归属感是一种原始而基本的需要,就像饥饿或口渴一样。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这种陷阱,作者认为对于过度热情,以及不合理的举动永远保持谨慎。

最后还有一种虚拟世界的有毒情绪,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知道就是:措施恐惧症。它是指我们呢在“断网”时都会有的一种焦虑,一种潜在的恐惧,害怕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另一种就是我们的情绪会被屏幕感染。比如开篇提到的自杀事件。这种情绪的回避方式就是,避免沉迷网络和手机。

03生活中的治愈良方

不管什么过度了都不好,情绪传染有其优点,但过度的情绪传染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害的。但也并不是要为自己建起堡垒,对他人的情绪无动于衷。而是要形成一种可靠的情绪调节器,让我们能够灵活地调节自身的情绪,达到隔离不良情绪的效果。

这里作者给到了一个7步法,分别适用于两种情绪传染:一种是被一个的有毒情绪传染时适用,另一种是所属的集体内的情绪传染。

首先是第一种:

1. 发现情绪
2. 这是谁的情绪
3. 我为什么传染
4. 通过倾听,减少传染(这里说一下其实不矛盾,就是专注、带着同情心、不加批判地倾听对方,因为这样 对方才能真正减压。)
5. 帮助对方调节情绪
6. 拒绝代替他人承受情绪
7. 降低传染情绪的强度

其次是第二种:

1. 以平常心对待情绪感染。
2. 努力接受紧张的的局面。这里要说一下,被他人的情绪传染时非常正常的,当身处一个集体中,负面情趣的蔓延常会导致氛围紧张,但这并不是坏事,系统学家埃迪安·德索伊计认为集体关系(夫妻、家庭、工作团队......)的健康与否体现在集体是否能够顺畅地经过集体氛围循环的不同阶段。如下图


所以如果所在的团体暂时氛围紧张,接收机它的存在,这是 集体健康的信号。
3. 以我为先,想帮助他人时先让自己 摆脱情绪传染
4. 独处一会儿,透口气
5. 给情绪命名
6. 研究情况
7. 重回集体,排除情绪炸弹

现在无论是应对一个人还是所属的集体的有毒情绪,你都已做好了准备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其实也有许多方法来应对的共情陷阱,你知道吗?大多数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都能感觉到情绪。情绪传染对于人类和动物来说都是生存的基础。我们饲养宠物,尤其是狗,它们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

猫也天生就有治愈功能,它们发出的呼噜声低频谐波能够促进血清素(幸福激素)的分泌,能够安抚焦虑的人。所以撸猫让人幸福上瘾是有原因的。

另外数百项科学研究显示,经常与大自然接触,去看,去听去触摸自然,会让我们身心更加健康,所以适当地放下手机,以更审慎和平静的心态去看那些微信等网上的点赞等,从屏幕中走出来,和家人朋友等一起去享受自然吧!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