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变成一件衣服|印花|裙子|时装|茶色|廓形

摘 要

  “画一条裙子” Caroline Hu创作服装的过程,犹如完成一幅画作。“画一幅裙子”,已经成为了她去总结自己工作的常用语。 在Caroline的工作室里,按照颜色分类,收集了不同的布头。这


“画一条裙子”

Caroline Hu创作服装的过程,犹如完成一幅画作。“画一幅裙子”,已经成为了她去总结自己工作的常用语。

在Caroline的工作室里,按照颜色分类,收集了不同的布头。这些面料有她专门去寻觅的,也有是之前系列中遗留下来的。她还有一个专门处理面料的工具,将这些布头放置进去,通过工具的运转来实现她的作品中独特的打褶工艺。被处理过的面料会留下很多线头,需要全手工地去完成打结,有时候一件裙子上面,甚至需要重复上千次这样的打结步骤。


工作室中的手工打褶机

这是Caroline独创的高级定制手法,通过使用她的小工具,Caroline会跟随当下的情绪,思考着这里可以加入一些颜色,那里可以更饱满一些,直到她看见眼前的作品,认为它正确表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那么这件作品就算完成了。


CAROLINE H 2021 秋冬系列手稿

正是因为这样不断层层叠叠的创作过程,Caroline Hu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常常被比喻作「油画」般的创作,是时装设计中的印象派。


01

非结果导向的创作思路

「不确定性」,是Caroline创作的关键词。浪漫和不确定性,是她和品牌所拥抱与相信的。在2021春夏系列里,她甚至引用了一句来自王尔德的话:“浪漫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于她而言,创作过程中,意外是可以带来惊喜的,正如我们前文所描绘的,她的创作中有着很大程度的随性甚至即兴成分。“我做设计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草稿没办法很具象”,不仅如此,“我们经常画了设计图,但做出来不是那样的,因为我们都是边做边改,边去感受其中的东西。”


在Caroline看来,这样的创作思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中央圣马丁的学习经历,在她受到的教育中,老师不希望学生一开始就画好了草稿,提前预设成品的结果,而是希望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去发展出令人惊喜的结果。


02

「等待」背后的故事

导演安哲罗普洛斯在2004年拍摄的作品电影《哭泣的草原》,影片中的女主角Eleni在战乱之际等待家人和伴侣的情绪,引起了Caroline Hu的共鸣,并将「等待」作为这一季主要的情绪,围绕它进行服装的创作。



《哭泣的草原》,2004

首次选择以视频的形式发布新系列,Caroline Hu选择了和摄影师李晖一同创作了本次的平面大片与视频故事。李晖将这种情绪拆解为不同的氛围,并通过镜头记录下对应的时刻:午睡的少女、她的花房、朦胧的身影、泛着波光的水面



无论对于作为设计师的Caroline,还是作为摄影师的李晖来说,这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回想起两人的沟通,Caroline觉得她们的创作思路有着一致的抽象性,她可能抛出几个情绪和场景,比如“坐车的时候,把头靠在窗边,阳光洒下来,闭上眼所能感受到的某种黄色,那是一个交织着很多情绪的令人享受的时刻”,李晖立刻也就感知到了相同的情绪。



包括在整个平面创作的过程中,只有模特、李晖和Caroline三个人,她们在杭州的郊外,不依靠任何打光,追着太阳拍了一个下午。对于不喜欢别人的思绪介入到创作中的Caroline来说,她和李晖之间有着某种思考运作的默契。而这样一次创作,更像是两个主角忠于自我和情绪的女性,内心抽象部分的一次交融。



03

足够微妙复杂的,

才称得上是情绪

在2021秋冬这样一个以“等待”为主题的系列里,Caroline又将它继续拆分开,我们在系列中看到的每一个色彩和其发展出来的色彩组合,其实背后都有着Caroline所设想的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是快乐的,好比在系列中以烟粉色为主,并以绿色等欢快色彩装点的一条高级定制裙,在制作的过程中Caroline想到的是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和朋友在郊区散步时候的场景。



有趣的是,我们常常会很武断地认为Caroline的设计总是少女的、烂漫的,事实上当主动去了解,看你发现她所喜爱的女性是复杂的,成熟且多面的,甚至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在其中。系列中黑色的薄纱长裙,背后是Caroline从自身体会中挖掘出的情绪:“是当我一个人在家,没有打开太多灯,房间里很幽暗的时候,不断看手机,听着陈粒的歌曲,等待着某个人的短信。”



找到正确的色彩去表达其中微妙的感知,是她创作中出了手工制作之外,耗时耗力的一个部分。比如这一季加入茶色,这是Caroline心中的一个过渡色,就好像黑色和白色之间是灰色一样,茶色对于她而言是很多颜色之间的一个过渡。茶色是她一直希望可以加入到系列中的颜色,但是因为需要不断去调色、查看在不同面料上的效果,直到这一季才终于有了理想中的颜色。


04

游走于有形到无形之间

正如Caroline的设计思路一样,它的作品总是呈现出非常抽象的感觉。在2018年入围LVMH Prize半决赛,又在2019年拿下首届BoF中国大奖之后,无疑,CAROLINE H 作为品牌收获了巨大的期待。而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如何将一些抽象的想法落实,并且延展成为具有穿着性和日常性的单品,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过程。



Caroline去将重工艺的单品打碎的做法,是她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我现在的设计逻辑是,我会有一个主系列,大概有10来个单品,这些是没有那么实穿,更偏艺术性的。它们对我来说还是一幅画,我在保证这个的基础上,再把它打散,拆分出一些元素来做出更多小的东西。”所以在这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带有打褶工艺的上衣等,既延续了她的风格,又实现了更多的实穿性。


而在这一季,Caroline首次加入了大面积的印花,并通过丰富的印花去将她想要传达的情绪和景象进一步丰富。“这次最多的是尝试了很多的印花,以前都是面料,靠薄纱,靠各种东西去给你们看到我的色彩逻辑,这次印花进来之后,希望它们能够和我们的色彩逻辑也在同一个画面里面。”


另外就是在廓形上,以往受到了打褶工艺和材质对于廓形的限制,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2021春夏系列开始,圆形立体剪裁的垂坠廓形开始加入,配以当下丰富的色彩和印花,也打开了Caroline创作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是更具有包容性的,就像Caroline所说:“针织和梭织结合在一起,也是希望它对身体、身材的包容性大一点点。”

05

尾声

在和Caroline的对话中,她常常会提到川久保玲。借由这位日本时装大师为例,Caroline希望坚持自己对于时装艺术性的表达,但与此同时,她也希望像她一样,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路线,能够更开放性地展开创作。


“我并没有打算说把现在的标志性的东西一直做到老为止,我希望去尝试不同的东西。我可以保持我的理念和逻辑,其他一切不过是媒介在变化。既然我是独立设计师,一定要有一些独立的精神和更加不一样的想法。”


撰文 / Glue Pizzabox

编辑 / Yidi

排版 / Svet

NOWNESS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