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五十岁,身体各部分机能都会有所下降,也更容易患一些脑类疾病。其中,脑梗是中老年人最常有的疾病之一。脑梗死是一种表现在脸部的突发性疾病,发作时会有一侧的上肢或下肢麻木,丧失运动能力。或者视力突然急速下降,并伴随有头晕、口齿不清等症状。这种疾病会损伤脑部细胞,且这种损伤是永久性的,所以脑梗死是一种需要快速治疗且不易治疗的疾病。
脑梗发作十分危险,通常在5-10分钟内就能要人性命,而有研究数据表明,早上更是脑梗的高发期,所以说,你若有以下三个习惯,那你可就要注意了。
长时间吸烟酗酒
酒精是诱发脑血栓的致命要素之一,而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血管,导致血管壁收缩,引发血栓。所以说,要想预防脑血栓,首先要戒掉烟酒。
爱吃大鱼大肉和甜食
大鱼大肉都是高脂肪食品,多吃不仅会有脂肪肝、高血脂,而且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而甜食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属于高热量食品,易引发高血糖,高血糖又会使血管病变,多余的糖分也会转变为脂肪,进一步加重病情。
早上起床时速度很快
年轻人还好,但若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在早上起床时过于着急,就容易使血压升高。因为我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一个静止的状态,我们的部分神经系统也在沉睡,早上起床时,如果过于着急,会使神经系统快速活跃起来。而且在晚上,我们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梗塞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这将意味着如果早上起床的速度过快,更易引发脑梗死。
那么,脑梗发作前可能会有哪些表现呢?
嗜睡、总感觉睡不够
嗜睡、浑身乏力,如果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有这些表现,可是要警惕会不会是脑梗的“潜伏期”,因为这些症状很有可能脑部受损,而脑部受损也正是会有脑梗的可能。
头晕乏力
如果你时不时就会感到头晕、乏力,且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要注意会不会是视网膜神经受损,因为视网膜神经受损也是脑梗发作的前兆之一。
突然间的肢体症状
比如手部拿不住东西,胳膊经常性的麻木和酸痛,双腿无力,甚至时常的抽筋和发麻。这些都有可能会是脑梗的前期,在生活中更是要多加注意。
那我们又应该怎样预防呢?
避免情绪有过大的起伏
情绪过激会导致血压升高,而情绪的大起大落更是会加速这一现象。一旦大量血液涌入大脑,就会造成脑梗死,并且这种概率还很大。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注意保暖
为什么冬天最容易引发脑梗死呢?是因为寒冷会刺激血管壁收缩,进而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液黏稠度过大也就更易引发脑梗死。所以保暖是中老年人度过冬天的必要前提。
注意坐姿
尤其是对经常使用手机和电脑的人群,长时间的不良坐姿容易伤害到颈椎,颈椎病会使颈椎周围的神经错乱,不能正常“工作”,就不能给脑内的细胞正常供血,脑内细胞供血量不足,就会“罢工”,进一步就会患上脑梗。没想到就连坐姿不正确都会得脑梗,“低头族”要更加小心才是。
脑梗死的发病率在逐渐年轻化,不管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后生,这种隐藏的疾病也需要我们日常中多多小心,定期体检,注意饮食,改掉坏习惯,保持良好作息,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