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之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心理学了65」

摘 要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5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5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例如,当老板巡视工厂时,工人们会加快工作速度,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限制。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中。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

结伴效应

结伴效应是指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观众效应

观众效应是指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一方面当个人活动不熟练或自我要求过高时,观众会产生社会抑制,降低活动效率;另一方面当个体所从事的活动本来就是自己的强项或自我要求正常发挥时,则会强化其活动效率(优势反应强化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扎云克1965年通过现场实验研究,对社会促进现象作出了解释,提出“社会促进的驱力水平理论”。

认为他人在场时,可以提高个体的驱力水平。驱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优势反应更易于表现出来,如运动员在体育竞赛条件下大多能提高效率。

扎云克的理论还认为,如果作业活动是复杂的、生疏的和技术性的,就会因为他人在场导致驱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这是与社会促进相反的另一种现象,叫做社会抑制或社会促退。

例如,当人们学习新行为或是在从事复杂的智力活动时,若有他人在场,则绩效降低;如果复杂反应经过训练,成为个体熟练的优势反应,又会出现社会促进现象。为进一步对这种社会抑制现象作出解释,70年代有人提出“分心—冲突模型”。

认为他人的存在之所以会提高个体驱力水平,或降低工作绩效,是因为此时引起了个体两种基本倾向之间的冲突,即注意周围的观众或一起活动的人与注意自己不熟练的作业之间的冲突,造成分心,并导致工作绩效的降低。



二、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亦称“搭便车”、社会逍遥,指个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进行群体活动时,会降低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水平,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在工作任务界定不明确、个人工作成果不易观察、群体规模大时易于产生。

主要原因是责任分散。

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有着文化的差异,在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价值观的文化下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中,更易发生;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中,较少发生。

日常生活中“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懈怠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而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体的努力水平越低。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5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