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并不完全属于你,父母要懂得少说话,

摘 要

  文/漫说教育 父母总认为自己照顾孩子一切的生活起居,保护孩子的健康安全,就能干预管理孩子的一切事宜,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可心是个有主见的9岁孩子,生活得很快乐,也

文/漫说教育

父母总认为自己照顾孩子一切的生活起居,保护孩子的健康安全,就能干预管理孩子的一切事宜,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可心是个有主见的9岁孩子,生活得很快乐,也经常受到大人的夸赞。但之前可心并不是这样,他总是萎靡不振,不像这个年龄段的活泼孩子。父母对可心事事管教,任何时候都能听到他们“言之凿凿”地给可心指教。

可心对于父母的行为烦到心底,让可心伤透了脑筋,他本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但是被父母的处处指教打击了信心。后来父母听了一次学校的教育课堂,受到震撼,才开始逐渐反省自我,改变了之前的状态。



父母处处干预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孩子难以建立自信

总是被父母说教的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的“霸权”之下,每做一件事,都能让父母挑出毛病。受父母的“精神熏陶”,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总是不能让父母满意”等,孩子会逐渐丧失自信。

文中的孩子可心就是受到父母自以为是的长期指教,逐渐没有自信,也没有活力。在父母改变以后,孩子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孩子的自信,一定是来自于父母的,如果父母能够认真对待孩子,用心教育孩子,孩子的自信就会建立起来的。



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反感情绪

我们身边太多的“问题孩子”,都是出自于这样的父母之手,爱说教,爱在任何事情上干预孩子,不但让整个家里鸡犬不宁,更是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形成,让孩子逐渐产生反感和叛逆情绪,对父母产生厌烦。

湖南卫视一档改变“问题孩子”的节目中,绝大多数的孩子产生性格问题,和父母关系生冷僵硬,都是因为在长期生活当中,总是被父母指指点点,被父母的消极态度影响,导致孩子出现“问题行为”。



孩子难以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是一个长期的状态,跟情绪有很大关系。在生活中,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有句话说,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叨叨个不停,任何事情都想插手,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并且只能让孩子的情绪始终处于一个负面状态,不自信、压抑、不幸福等,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就会出现问题,逐渐建立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懂得少说话的父母,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明白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的父母,都是非常睿智的人。孩子从小到大,逐渐适应这个社会,逐渐有自己的思想,虽然受父母的影响很大,但孩子终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特别的地方。

父母少说话,能够留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解决事情的机会,这正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需要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锻炼,他们才会愈加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出良好的各项能力。

比如孩子在打扫自己的房间,或有不妥之处,例如衣服没放到合适的地方,父母也不能在旁边不断地找毛病,进行指教。孩子在后期需要衣服或者其他物品时,逐渐会发现最合适放置物品的位置,也会发现只有整理得有序,才能方便取用。这不是比父母指出来更好么?



培养出聪明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有足够多的机会解决自己的事情,就会经历得越多,他们的经验就越丰富,知道怎样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他们会想出最聪明的办法。同时,没有父母的干扰,他们会更多地面对自己,进行思考和反省,会促进大脑的锻炼和发育。

培养出坚强的孩子

懂得少说话的父母,他们明白孩子需要成长,明白给孩子留足空间,也懂得让孩子适当地面对困难,承受压力,这是成长的必需品。孩子们在独自面对困境时,就是一个变得坚强的过程,不论结局如何,他们已经学会面对。

而当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勇敢一次次走出困境之后,意志力就会愈加顽强,自然而然会具备坚强的品质。

杨子家境优越,在教育自己的儿子安迪时,却很有方式方法。孩子有点惰性始终练不会舞蹈,杨子告诉孩子必须自己面对,必须要完成才能满足他的愿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突破自己,最终完成任务。



父母在这些事情上要懂得“少说话”

孩子在学习时,父母少说话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在学习上有问题的孩子,都是由父母造成的。最常见的是孩子写作业拖沓,3分钟写一个字,上一趟卫生间回来,再写2分钟,最后发现这些字都是错的,再全部擦除或者涂一团黑。孩子在这样一个不良的循环里,找自己的出路,找得到吗?

起因都是父母干涉过多,但凡在家,就催促孩子写字看书,长此以往,孩子会将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是占用了自己休闲时间和轻松娱乐的负担,不能对学习产生端正的态度。

其次,就是当孩子一旦进入学习状态,父母又自动成为监督员,时不时说一句“赶紧写”、“认真点”、“你在干嘛”之类的监督孩子的语言,让孩子产生一种被监管的压抑感受,反而不能有好的状态学习。

因此,父母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让孩子自己去操心自己的事情,他们本不用提醒和监督。



孩子在思考的时候

思考是一个人精神最集中的状态,是自己面对自己的状态,在能够涌现很多想法的同时,也能自我反省,能够清晰地梳理事情,这时候是孩子思维锻炼的过程,是心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很高级很重要的过程。

结语: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在孩子身上注入了殷切的希望。他们抱着美好的向往,培养孩子长大,在这个漫长的旅程里,会经历各种事情,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主动学习并且学会去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孩子的成长。

你是懂得少说话的父母吗?你认为适当的少说话能为孩子带来什么,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感谢关注。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