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疑难可问谁”毛主席最简炼的诗句,却有

摘 要

  毛主席的文字功底十分深厚,准确、生动,是最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无论是在文章还是讲话乃至诗词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因此,老人家堪称为语言大师。 1963年12月16日,开国元帅

毛主席的文字功底十分深厚,准确、生动,是最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无论是在文章还是讲话乃至诗词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因此,老人家堪称为语言大师。


1963年12月16日,开国元帅罗荣桓逝世。毛主席闻讯后十分悲痛,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为悼念这位战友加兄弟,毛泽东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以表哀思。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鸮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囯有疑难可问谁?


毛主席的这首诗,诗意很明朗,就是对罗荣桓元帅逝世表达最深切的哀思。

首句即从红军时期对罗荣桓的深刻印象写起,“草上飞”是指罗帅在一次指挥行军时利用草坡指挥战士们滑动前行,行军速度加快的聪明之举。“红军队里每相违”,是说在红军时期,罗荣桓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也经常有与自已不同的意见,但这是诤友之间的争论。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此句是说,长征虽然是被迫之举,但对于红军而言,还不算是最艰难的日子。而关于革命的发展战略才是关键问题。战锦,是指战争取得胜利的锦囊妙计。这里指战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斥鹡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此句毛主席自比大鸟和鹰,却常常受到一些目光短浅之人的嘲笑,表现了极度的自信。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此句表达的是对罗荣桓元帅逝世的婉惜,今后,国家再有大事时再和谁共同相商呢?

“国有大事可问谁”,这是全诗最精彩的句子,内含多重语义和情感

一句“国有大事可问谁”,包含着毛主席最为复杂的情感。


对罗荣桓的肯定

罗帅是我军优秀的将帅之一,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此句,毛主席对罗荣桓元帅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肯定。

悲痛与惋惜之情

罗荣桓逝世,毛主席一连几天都陷于悲痛之中,这是一种战友加兄弟的特殊情分,对于罗荣桓的逝世,一向注重感情的毛主席其悲痛自然是深重的。

罗荣桓逝世时,年仅61岁,年令不算大,但病魔无情,他的过早离世,令毛主席怎能不生惋惜之情。


无奈与惆怅之情

一句“国有大事可问谁”,还包含着毛主席的无奈与惆怅之情。是的,你罗荣桓走了,今后,国家再遇大事时,我同谁再去相商?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口气啊!读来真有一种令人心碎的感觉。此句,仿佛是作者在喃喃自语,又向是在和逝者对话,惆怅之情跃然纸上。

“国有大事可问谁”,一句诗中含有多个语义、融入这么多复杂的情感,这在古今诗词中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句。情之真、意之切,更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其艺术感染力之大,更是无与伦比。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