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漫说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说“你快点”,似乎很常见。上学的时候,出门的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很多时候父母自己会说,也会听到别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这样说,大家似乎觉得这很正常。
碗碗是个很可爱的孩子,性格良好懂礼貌,和周围的人都处得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她。而在妈妈眼里,碗碗却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做事慢腾腾,总要人催促。妈妈觉得教育碗碗花费了她很多的心力和精力,让她很疲惫。
碗碗写作业的时候,妈妈时刻盯在身旁,严密监管,生怕她不好好写作业,三心二意干别的事,时不时地就说“你快点”。作业一有错,妈妈立即在碗碗发现之前就纠正出来。碗碗对妈妈的行为很无奈,却又敢怒不敢言。
当父母对孩子说“你快点”时,是怎样的心态
对孩子不信任
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自有一番计划,会按照自己思考好的方式去进行。这时候父母中途打断孩子,并且说一句“你快点”,看似是在提醒孩子,实则是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
担心孩子不能按时良好地完成在做的事情,父母才会时时盯着,不时地提醒孩子快一点,就是对孩子做事能力的怀疑,甚至是否定。这就是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是父母失败的教育方式。
带着责备孩子的情绪
当父母认为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要求孩子快一点。此时父母说“你快点”,内心有一份责备孩子的情绪在里面,责备孩子怎么这么慢,怎么这么不用心,或者怎么这么笨,总之就是对孩子的不满意。
内心对孩子不耐烦
当父母对孩子说“你快点”,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父母不耐烦的情绪,不想再多等一会儿孩子,或者不想再给孩子更多时间,完全是一副没有耐心的状态,实则是对孩子不认真、不用心的状态。
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你快点”,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孩子做事越来越拖沓
当孩子做所有事情都被父母催促时,长期下去,孩子反而会产生“免疫”,反而不着急,反而越来越慢。以前遇到一个学生就是这样,这个孩子平时是奶奶照顾,而奶奶对孩子没有耐心,总是催促孩子。
时间久了,孩子做事不但越来越拖沓,并且还出现了反应迟钝的状况。别人呼叫她时,她好半天才会回应。听到家人或者老师的要求做事时,也是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采取行动,而且做事非常缓慢,效率极其低。
孩子失去自主性
父母习惯了监督孩子,也会让孩子习惯这份监督,开始产生依赖性,不会自主完成任务。孩子潜意识里知道父母会催促他,会提醒他,到时候再完成也不迟,甚至有的孩子被父母催促习惯了,会下意识地等待父母的催促,不提醒就不会有行动。
上文提到的学生就是典型的例子,奶奶缺乏教育孩子的耐心,长期催促孩子,以至于后来,她要亲自安排孩子做的每件事,为孩子做好很多计划,这位奶奶反而更累了。就是因为她的催促导致孩子逐渐失去了自主性,不懂自己规划。
孩子不自信
父母总对孩子说“你快点”,就是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的否定,认为孩子不能很好地自行完成任务,始终需要父母的提醒,这会让孩子产生“我不行”、“我总是需要提醒”等消极的想法,会逐渐失去自信。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让孩子成长和进步,而不是总在催促孩子,总在否定孩子,总在打击孩子。自信不容易建立,但很容易被击垮,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自信。
孩子做事拖沓,父母应该怎样做
告知做事拖延超时的后果
孩子做事拖延,因为他们知道,总有父母为他们兜底。早上上学起迟了,父母会开车送去;作业没写完,知道父母会监督会催促;不收拾自己的屋子,知道父母会挺不住,就去帮他们收拾等。
父母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学会对自己负责。父母只要告知孩子这件事情如果没有按时完成或者用时过久,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作以提醒就足够了,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
让孩子自行承担做事拖延的结果
在告知孩子做事拖延的结果后,不要再加以干涉,等到孩子最终完成任务的时候,会产生某种结果,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自行承担后果。比如,孩子上学总是起迟,父母不用操心,让孩子自己解决,如果迟到,孩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自此之后,孩子便长了记性,知道早起了。写作业、收拾玩具、吃饭等都是同样的道理,父母只做最初的提醒,中途不去监督,甚至完全不用提醒孩子,孩子反而知道无人依靠,要自己惦记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会高效完成。
父母要成为做事高效的人
父母不能教给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想让孩子高效做事,父母就要成为做事高效的人。你才是孩子的模板,孩子的言行都是照着你的样子去产生的。你习惯拖延,孩子必然拖延;你做事高效,孩子就能学会。
这是对父母以身作则的要求,我们总说,父母教育孩子要有责任心,没错,你的责任心决定着孩子前方的道路,你就是孩子的启明星,要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结语:
生活并不一帆风顺,孩子的成长也不会一蹴而就,都要经历长久的沉淀,才能留下岁月美好的痕迹。带着你对生活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去用心培养你的孩子,等待孩子成长,看到孩子未来绽放光芒。
你会经常对孩子说“你快点”吗?你认为对孩子起到促进作用了吗?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