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妈妈问我:
“每当孩子哭的时候,我总是会忍不住想骂他、打他。可是,打完骂完之后,又特别后悔。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说一个生理原因,然后再去分析人主观原因。
我们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叫“镜像神经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看到别人打呵欠,自己也忍不住觉得困了,也想打呵欠。
在我们与人交往过程中,镜像神经元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当我们与对方谈话,无论对方是父母、伴侣还是孩子,对方如果心情很好,一直笑着,我们也很容易跟着笑起来;如果对方很生气,很愤怒,很烦躁,我们也很容易被带着进入负面情绪当中。
但是,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
因为,我们还有一个记忆,叫“潜意识”;还有一种状态,叫“自身情绪状态”;还有一项能力,叫“情绪管理能力”。
而这些对我们行为和情绪的影响,更大!
(一)潜意识,触发应激反应,不经大脑思考
我在成为一位妈妈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温柔的,不会动手的人。可是,当我生完我儿子,随着他越来越大,越来越调皮,有的时候我抬手就会敲他一下,完全下意识,完全不经大脑,这动作信手拈来,一气呵成。
后来我学习到潜意识,然后有一次和爸妈吃饭的时候,问过他们这件事。
“爸,妈,在我和弟弟小的时候,你们有人在我们做错事的时候就敲我们吗?”
我爸妈同时回答了出来,我妈说“你爸呗”;我爸说“我总这样”。
潜意识中,既保存着我们人类的原始记忆(比如摸到烫的东西猛然缩回手);也存储着我们0~5岁的童年记忆,全部以图片形式存储到我们大脑的潜意识里面,无意识存入。当以后遇到相似情景时,就会触发我们的原始记忆,当时存储的反应就会不经大脑做出来。
如果你小的时候哭了,你爸妈无法接受,对你非打即骂,那么这一幕幕一次次就会以图片形式存入到你的潜意识;等到你成为了妈妈,看到你的孩子哭的时候,潜意识这部分记忆被触发,就会做出当时父母的言行。
(二)自身情绪状态不满,很难给别人积极回应!
如果每个人心里的正能量都用一个杯子装着的话,那么当杯子里正能量满了以后,便会“爱满自溢”,看到别人处于负面情绪当中时,不但能耐心包容,还能用你的正能量引导对方走出负面情绪。
但是,当你的正能量之杯是空着的时候,你自身都处于欠债状态,别人向你借钱之时,自然你没有能力给出钱。当你自身情绪状态很差劲的时候,面对着孩子哭,自然无能为力,反而孩子的哭会刺激你衍生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于是,你和孩子就进入了恶性循环中。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情绪状态糟糕的时候,切记不要急于处理当下棘手的事情,不要去做一些重要的决定。孩子如果情绪也很糟糕,建议让其他人去处理,因为此刻的你,需要先平复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杯子加满能量,才能有力气去帮助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三)情绪管理能力,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情绪管理能力,是每一个人一生都值得去做的功课。我们做这一项工作的时候,可以逐一从以下这些内容入手:
察觉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当下的状态;当意识到自己处于负面情绪当中时,寻找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平静下来以后,记住自己刚刚做的事情,并且在下一次情绪来之时,再一次使用和强化,从而不断缩短自己情绪恢复的时间。体会自己感受的同时,试着尝试体会别人的感受,当你能体会别人感受的那一刻,你的所有言行便都会随之改变。这种体会,不是理智上的分析对方应该是什么感受,而是发自内心去共情,去同理。如果以上这些内容,我们都在努力去做,那么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但是同时,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因为如果当真容易实现的话,就没有那么多人失控,没有那么多人因为管理不好情绪,丢了工作,失了爱人,甚至与孩子反目成仇。
这是一项非常漫长的螺旋形的过程。即使好不容易有些一定的进步,突然又有两次出现了反复,也不要否定自己,更不要沮丧或者放弃努力。我们要看到我们整体的变化趋势,接纳自己当下的状态,稳定心态,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
等到我们自己做好,孩子便会在我们耳濡目染之下习得。
育儿即育己,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进步,才会出现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