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父母需注意:一个小细节,说明你正在对大

摘 要

  20年前有一部纪录片《姐姐》,在央视播出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片中是一对双胞胎,但仍然有“长幼”之分,父母对待老大也就是“姐姐”的方式,值得我们今天的二胎父母

20年前有一部纪录片《姐姐》,在央视播出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片中是一对双胞胎,但仍然有“长幼”之分,父母对待老大也就是“姐姐”的方式,值得我们今天的二胎父母反思。

妈妈明显更喜欢老二,在日常的互动中,不论言语还是行动,都是向着老二。


这样的情景和今天很多二胎家庭相似:二宝出生以后,很多父母就逐渐对大宝失去了耐心,甚至觉得大宝“不讨人喜欢”,如果大宝也要求和弟弟妹妹一样的关注,父母就会觉得大宝“任性,不懂事。”

片中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刻,妈妈抱着撒娇的弟弟,笑着看他的牙齿。姐姐在一边坐着,看着妈妈和弟弟那么开心,她也试着说:“妈妈你也看看我的牙。”

可是妈妈却搂着弟弟笑着回头看了一眼说:“你的牙也不好呀”,转身又投入到跟弟弟的亲昵当中了。

得不到回应的姐姐只好对着镜子,落寞地照了照自己的牙齿。


这一幕让我想起一个词——“情感惩戒”。

这位母亲说自己已经做得很周到了,两个孩子吃一样、穿一样,她没有偏心。

可就如网友所说,你说没有偏心,你说你公正,你说再多都没有亲亲她抱抱她管用,小孩子才能看到明明白白,明明是父母的错,却推脱是孩子的感受出了问题。

片中的姐姐个性确实不如弟弟讨喜,弟弟会说好听的话让妈妈开心,可是姐姐却比较“拧巴”,如果觉得妈妈做得不对,她就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抵触。

一次姐姐对母亲说:“你不喜欢俺”,母亲的回答却是:“你越这样也不喜欢你”。她觉得姐姐不听话,就越发表现出和弟弟的亲昵,以此来“惩戒”姐姐,用行动语言告诉姐姐:“你看,听话的孩子妈妈才喜欢。”

看了这个纪录片以后,我反思自己,也曾有意无意对大宝使用过这样的“情感惩戒”。


比如有时候我正在陪着二宝,大宝也要一起玩,可是他的玩法二宝没有办法配合,我就想让他自己玩一会,于是大宝就闹情绪,我会抱着二宝说:“妈妈好喜欢呦呦呀。”大宝就会问我:“那你喜欢我吗?”我却刻意避而不答。大宝追问几次没有答案之后,就会在一边默默地玩自己的。

再比如,有时如果觉得大宝表现不佳,我会当着大宝的面对二宝说:“呦呦真是咱们家最乖的宝宝”,大宝就会问:“那我乖不乖?”我有时会回答,有时却不会回答。

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无不在向大宝传递一个信息:妈妈更爱妹妹。即使我平时已经很注意平衡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但这样的细节还是会泄露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喜欢听话、不会惹麻烦的二宝,不喜欢淘气、不配合的大宝。

我们跟自己说,大宝二宝我是一样爱的,没有偏心,可是这样的“情感惩戒”却可能时不时发生在我们觉得大宝“不乖”的时候。

即使是大宝没有行为问题,我们在和二宝互动时,依然可能会选择性忽视大宝的情感需求。

似乎有了二宝,大宝就需要一夜之间成长,他所有以前被父母包容的任性、小脾气、都变成了父母向他实施“情感惩戒”的理由。


片中的姐弟俩是双胞胎,父母尚且如此要求一个只比弟弟早出生几分钟的“姐姐”,遑论我们这些两个孩子相差几岁的父母。

父母们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无意中对大宝使用了“情感惩戒”:

和二宝互动时,如果大宝也要求一样的互动,轻描淡写地略过大宝的请求。

觉得大宝表现不佳,就愈发故意和二宝亲密,冷落大宝。

当着大宝的面,不停地夸赞二宝。

大宝和二宝发生冲突时,对大宝说:“妈妈/爸爸不喜欢不乖的孩子”。

觉得二宝表现好时,就对大宝说:“你看弟弟/妹妹多乖呀”,而大宝问你他乖不乖时,你却避而不答。

这些“情感惩戒”在父母们看来也许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觉得自己平常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已经很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精力时时刻刻来操心孩子的感受。可对大宝来说,父母每一次的“惩戒”都是扎向他们内心的刺。


父母这些细微的情感变化看起来并不明显,但是对大宝而言,他的世界平白无故多了许多“刺”。以前他知道爸爸妈妈爱他,可是现在他不确定,甚至怀疑爸爸妈妈不爱他。即使爸爸妈妈说爱他,他也未必能够感受到。

就好像网上有一位妈妈说:“有了二宝之后,越来越讨厌大宝”,文章下面有上千条留言,大部分都说自己有过类似的感受。

也许是因为照顾两个孩子的辛劳,也许是因为大宝为了博取父母的关注故意捣乱令我们心烦意乱,也许是因为二宝那软软糯糯可爱的样子衬得大宝越发可恶,点点滴滴都强化了我们使用“情感惩戒”的动机。

这些动机隐藏在我们对大宝的“愧疚”中,时不时探头,去伤害大宝那本已经敏感脆弱的心。

海姆·吉诺特博士说,孩子想要的并不是一分为二,看似公平的爱,他们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独一无二的爱。这份爱会让他觉得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是独特的存在,没有人可以替代。

而我们看似没有“偏心”的种种行为,却被那些有意无意的“情感惩戒”消解,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不安的种子。


避免无意中对大宝使用“情感惩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和二宝互动时,如果大宝要求加入,请及时回应大宝的要求,并且用尽可能夸张的语气。超出预期的回应,会让大宝更加开心。

2、不要当着大宝的面使劲夸赞二宝,尤其是在大宝情绪低落,或者刚做了一些“错事”时。

3、在大宝询问你爱不爱他,或者他乖不乖时,一定要给予他肯定的回答。如果你当时觉得自己正在生气,你也可以对大宝说:“现在不是讨论爱不爱的问题,是讨论我为什么生气的问题。”

4、不要因为大宝的某些行为不如父母的意,就故意和二宝故意更加亲密,以此来向大宝发出“警告”:你看,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我就喜欢弟弟/妹妹。

写在后面: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说,孩子小的时候,依靠父母来告诉他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输入不仅仅依靠说教,更重要的是在给孩子情感的滋养中,润物细无声。

父母在对待大宝时,少一些无意的“情感惩戒”,多一些宽容的理解,才能帮助大宝更好地和二宝相处,建立起兄弟姐妹之间长久的情感纽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家庭早教喜仔麻麻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