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先天之本,胃不好者,难长寿!
胃部,作为人体重要消化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8万新确诊的胃癌患者,且还在不断增进,可谓是胃癌大国!
所以,胃部健康,关乎生命,一定要重视起来。
那么,胃不好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异常表现呢?
胃不好的人,身体会出现4个表现,一个不占,恭喜胃部还算健康
1、手掌出现褐斑
中医经络学说,人体五指尖各有经穴,与内脏有密切关系,因此人的手形、色泽、纹理、脉络都与健康息息相关。
当我们的肠胃出现病变时,手心胃区会出现单一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黑便、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2、反酸、烧心
胃炎最为显著的症状,便是经常反酸、烧心。
这通常是因为,胃炎发生的时候,胃部功能会出现异常,很有可能会产生过量的胃酸,从而出现反酸的现象;
当反酸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伴有烧心的感觉,即胃部灼热感。
3、腹部胀痛
腹部出现胀痛,这是很多胃病患者共有的特征。一般表现为,初期上腹不适,有膨胀、沉重感,偶尔心窝隐隐作痛。
这种症状,常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相应治疗后可暂时缓解,很容易被忽视。
因此,一旦发生长时间腹部胀痛感, 除了做常规检查外,最好做一个胃镜检查。
4、饭后持续打嗝
正常来讲,打嗝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等会产生打嗝。
但是,如果是胃癌引起的打嗝,则与平时不同。
当胃癌持续发展下去,影响到附近迷走神经或膈肌时,就会导致人在饭后不停地打嗝,且会持续长达数十个小时!
所以,一旦出现经常性的,且长时间的打嗝,就要引起注意了,必要的时候,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胃不好的人,做到“三要,五个一”,肠胃越来越健康
三要:
1、要多“呼”
《河洛精蕴》记载,喉音为土。
而呼(hū)字,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
所以,日常多练“呼字功”有助于调养、补益脾胃之气。
2、要吃慢
我们向来提倡:细嚼慢咽的饮食方式,即饮食要适当地放慢速度,充分咀嚼。
如果吃饭太快,牙齿就不能将食物充分地嚼细,唾液中的消化酶,也不能充分随着食物,进入胃部。
长期如此,便会增加胃肠的负担。
另外,吃饭太快,还会引起胃部紊乱、打嗝,使人感到不舒服。
3、要黄色
黄色食物入脾胃,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平时可以多吃如南瓜、地瓜、玉米、黄豆等食物。
南瓜:性温味甘,能够入脾脏,养肠胃;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
小米:小米,在古代称为“粟”,对身体具有诸多保健功效,其中更以养胃补气血著称。
五个一:
1、心情好一点
人的心情会影响胃脏功能?
是的,平时我们也会发现,在生气的时候,不想吃饭,或是导致消化不良。
研究表明,胃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直接影响胃脏的健康。
人在紧张,忧愁,愤怒都会使胃动膜血管收缩,胃动膜分泌失调,导致胃炎和溃疡,胃癌。
2、茶水喝一点
中医认为,蒲谷丁归胃经,有清胃热、消胃炎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临床上的抗生素,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有不错的疗效。
日常用蒲谷丁根,泡水饮用,可杀灭、抑制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疼痛。对于胃部健康,大有益处。
3、穴位按一点
肠胃不好,尤其是经常便秘的人,可以每天睡前按摩盲俞穴,5分钟左右。
盲俞穴能帮助我们调理气血、止痛、润肠通便,减轻胃肠压力。同时还能够调理排便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腹痛,腹泻,便秘等。
位置:腹部中央肚脐旁边不到0.5寸的部位。
4、鼓漱勤一点
方法:嘴部闭合,鼓起腮部,做漱口动作,使口腔中的唾液分泌。
同时,用舌尖,在牙齿的内外、上下进行按摩。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分三口慢慢咽下。
频率:每次做鼓漱动作,2-3分钟即可。
作用: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清洁牙齿,及口腔黏膜,还能增加胃肠的功能。
5、三餐规律一点
养护胃部的健康,保证三餐的准时,是非常重要的。
胃经在辰时当令,也就是在早晨的7-9点之间。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吃早餐最好。
午餐最好在在未时之前(中午1点之前)食用,因为未时是小肠经当令,对小肠具有一定的养护功效。
而晚餐,尽量要保持在酉时(傍晚5-7点)左右进食完,不宜太晚,否则会出现''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现象。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