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因为疫情的缘故,今年的寒假特长。而如今一些地区疫情得到控制后,已经优先安排毕业班学生分批陆续返校。最早的江苏省教育厅3月初已发布公告两周内完成开学工作;上一周青海省高三学生已经开始返校。
![](https://pics6.baidu.com/feed/b17eca8065380cd75921d445a2adf6325882814e.jpeg)
但是仍有很多省市是因为安全考虑,暂未确定开学时间,全体师生们只能继续继续呆家上网课,而家长们便要继续接受神兽们的“折磨”。一些家长觉得在家陪学的每一天都是在“崩溃的边缘来回试探”,甚至吐槽到,再不开学,孩子都不爱学习了,网课真的没效果。
![](https://pics4.baidu.com/feed/503d269759ee3d6d3346dc3546ff36244d4adebf.jpeg)
开学时间我们作为老百姓是没办法确定的,但是对于自己的学生、孩子不爱学习这一点,我们却能着手改变。为了让神兽们开学时别被学霸拉开距离太远,我们来看看如何转变孩子的“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假设是什么?他不爱学习吗?其实这个假设是不对的。我们再深入一点想想,他们是真的不爱学习吗,还是不爱学习中的哪一点?真的是对所有的学习都不感兴趣吗?
我们先来看看例子。一位家长曾经跟老师吐槽,说自己的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很优秀的,能自己看书一个小时,自己玩拼图玩上半天,而且特别专注。可是到了高年级就不行了,做功课特别拖拉。老师问,是所有的科目都拖拉吗还是有一些时爱学的?那位家长想了想,也不是所有,语文和英语的背诵就很好,很快可以做好而且还可以自豪地背给家里人听,但是写字的时候就很拖拉,数学做简单的还行,但是一到难题就急,而且经常走神。
![](https://pics0.baidu.com/feed/c8177f3e6709c93d28293c429bd4a3dad300549e.jpeg)
从上面的例子上,我们看到,孩子不是不爱学习,而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完成得非常好的,就会喜欢,这才是他爱学习的本性。可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学自己爱的可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啊,这也是很多家长所担忧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不爱学习
回答怎么做之前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有不喜欢学的,而玩手机游戏却“出奇”地统一爱玩?举个例子,你让他做100道口算题,整整一页纸,中间是没有任何反馈的,就是孩子做题途中是看不到成果没有成就感的,而玩游戏时叮叮当当的声音、画面的突变、分数的叠加等等都是一种及时反馈,所以手机游戏易让孩子成瘾。
![](https://pics1.baidu.com/feed/0824ab18972bd4071e8cb3617d60c5570db309d5.jpeg)
达尔文曾提出了,“用尽废退”,就是说对自己有用的行为就会被自己喜欢,被心里强化,而没用的行为就会被自己嫌弃而衰退。孩子们学习看不到行为带给他的好处,他觉得没用了,他怎么去强化这个行为,又怎么会喜欢呢?
怎样才能让孩子坚持“没有好处”的学习
1-适当地增加反馈。比如做100道口算题,做完一半之后让他歇歇,吃一下水果;
2-强调学习行为的长远回报。比如和他说现在练好口算题,不但数学成绩会变好,以后买东西都不用计算机。
![](https://pics0.baidu.com/feed/77094b36acaf2edd718a3b598ef95aef38019372.jpeg)
如何指引学习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都未完全成熟,学习行为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去做指引者,才能少走弯路,茁壮成长。
1-指引时要明确他的学习任务
要孩子更早地进入学习状态,是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与做好学习管理。
没人喜欢被人盯着去做事情,我们大人也一样,你做个饭,旁边老妈在旁边数落,这个切薄了,或者都冒烟了还不放菜进去炒,又或者好不容易做好一桌子菜结果她一动筷子,这个咸了,这个炒过火了。试想,我们什么感觉?
所以孩子的学习行为如果得不到肯定的话,就没有完成时的喜悦,甚至还伴随坏情绪,这个行为就更不会被孩子坚持了。
![](https://pics0.baidu.com/feed/1ad5ad6eddc451daa1606e87b0140960d1163232.jpeg)
最好家长可以做好学习榜样,孩子在旁边学习,你在旁边工作或者看书,并跟孩子说,
你写这两页资料的时候,我想把这份工作表也一起做完,你不要太快哦,别我刚开始做表头你就已经做完了。
孩子听了一定会超快速度写完,并且心晴愉悦。完成时也要真心谢谢孩子,陪他学习的感觉真好,不仅超快完成任务,这样下去我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https://pics3.baidu.com/feed/d788d43f8794a4c24e0de9ed061d40d3ac6e393c.jpeg)
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还附带了对家长的帮助,会让他更有成就感,也会变得更加上心。
2-当学习遇到困难时,要认同孩子的为难情绪
当孩子学习走神时,你跟他说这没什么来安慰他,有用吗?就好像你刚参加工作时领导给你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新手的你来说毫无头绪,但是领导却说没什么难的,你怎么还干不好?这时我们自己会怎样,恼火嘛,毕竟真的难,领导却说不难。我们都不在一个频率上,你说的话我怎么听得进去?
![](https://pics2.baidu.com/feed/bd3eb13533fa828b65c12406fbf61a32950a5a60.jpeg)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同频共振”。放进孩子身上,就是当孩子内在的感受能被外界认同时,家长老师与孩子在同一个频率上的时候,孩子才会听你说的话。所以,我们看到他走神时,要说真话,
“孩子,集中注意力真的很难,妈妈看到你刚才走神罗。不过妈妈好像看到你也一直在找办法,那我们一起来找找看,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注意力集中。”
只有同频,才会共振,后面的“我们一起找办法”,孩子才肯听你的话,和你一起去找办法。
![](https://pics5.baidu.com/feed/5bafa40f4bfbfbed001ce6877019ac30adc31ff4.jpeg)
3-一起找办法
我们上面说了当孩子学习不顺时,安慰是没有用的,而安慰的同时跟他说没事你已经很棒了,这样也是不好的。这样看起来会让孩子的学习脱离焦虑,建立自信,但实际上那是虚假的自信。连孩子自己也会怀疑的,“明明那么多人会就我不会,我肯定是比别人差了。”
家长与老师要做的,不是帮孩子逃避。比如孩子觉得口算题很难,你就和他说,
以前老师也是觉得口算题很难的,但是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口算题给我做,我都快做吐了,后来还真的让我练会了。
![](https://pics1.baidu.com/feed/79f0f736afc3793107003a75e32dec4342a91174.jpeg)
家长与老师也可以说,
班里的红红写这种题超棒的,我们可以去问问她或者她的妈妈,看她用什么方法。或者孩子你在班上注意观察一下,她平时是怎么做的?
上面这两种表达,都是在和孩子一起找办法突破,而不是逃避。逃避就会让孩子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突破障碍,而挫折是提高孩子的心理免疫力最好机会。
![](https://pics0.baidu.com/feed/622762d0f703918f614b07b052d47d9158eec425.jpeg)
疫情终将过去,生活终将回复平静。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有人将质变腾飞,有的却只能望尘莫及。别焦虑了,趁还没开学,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不爱学习”的念头转变过来,必将在返校后,学习如鱼得水,步步攀升。
图文编辑丨小梁。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