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带走张国荣的抑郁症,今天还折磨着全球

摘 要

  导读:抑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敏感和抑郁症的界限在哪里?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怎么说服自己就医,进行治疗,走出阴霾? 对于很多影迷来说,4月1日除了是愚人节

导读:抑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敏感和抑郁症的界限在哪里?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怎么说服自己就医,进行治疗,走出阴霾?

对于很多影迷来说,4月1日除了是愚人节,还是个特别的日子。

18年前的今天,时年46岁的张国荣跟所有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当天晚上18点43分,他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层露台跳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据其大姐张绿萍透露,张国荣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但为了在公众前呈现最好的形象,坚持不就医不吃药,结果病情愈发严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幻听和妄想症状,最终他选择从24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痛苦挣扎的一生。

当下,抑郁症已成为一个热词,但对于潜在的抑郁症患者和大众来说,我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字面意思。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敏感和抑郁症的界限在哪里?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怎么说服自己就医,进行治疗,走出阴霾?

今天,我们在纪念“哥哥”张国荣的同时,也想跟大家好好聊聊抑郁症。

“像被困在一座满是泥泞的围城里”

对于抑郁症,我们往往以为这只是心理出现问题,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有抑郁症。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的抑郁症患者,大约5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经历一次抑郁发作。

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1%,泛抑郁人数接近1亿。也就是说,每15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患者,你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有可能是抑郁症患者。

事实上,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在不同国家,抑郁症的12个月患病率差别较大,但总体上约为6%,终生患病率为15%-18%。作为一种高致残性疾病,它也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计2020-2030年,抑郁症或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对抑郁症的定义是: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患者会心情郁闷,丧失兴趣或享受感,产生负罪感,或自尊心不足,睡眠和食欲紊乱,身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症可能长期存在,或经常复发,从而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能力或日常生活能力。最严重时,抑郁症可引致自杀。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不等于情绪低落。

很多人会把当下的心情好坏或者短暂的情绪低落,想当然地认为是抑郁症,但其实抑郁症并非传统观念中“不够坚强”才会发生的,它是一种疾病,会影响到人的思考、感觉和行为。

得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有超10年抑郁症患病史、中国民间抗郁开创者之一、互联网心理“一休解忧”联合创始人长风表示,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座满是泥泞的围城里打转,每走一步都要用尽全力,但仿佛永远走不出这个圈。

而抑郁症的最大风险在于,它常常被患者否认或忽视自己的症状,或把它们合理化,认为是压力大造成的,身边的人也不会把患者长期出现的疲累、头痛、疼痛、或是失眠等生理症状和抑郁症扯上联系,而往往以言语鼓励为主,忽视了医学上的帮助。

很多人理解骨折了不能走路,却不相信抑郁了无法生活。

抑郁症患者会极度地否定自己,自我评价非常差,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认为自己只会连累其他人,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与生活,而这并不是靠自我意志能够控制的。更多患者发现自己患了抑郁症,精神压力只会更大,经常失眠,身体与心理都备受考验,所以患者容易产生自杀倾向,有统计显示,每年因抑郁症而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

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在中国,抑郁症的识别率仅30%,就医率更低,只有10%。

患上抑郁,是因为“不够坚强”吗?

张绿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抑郁症有两种,一种临床抑郁,是先天性的,由于脑部化学物质分泌不平衡所致,无法治愈;另一种则因为后天很多不顺心的事情造成的抑郁症,可以通过干预治疗。而张国荣很不幸患上了前者。

目前,临床上认为抑郁症的成因非常复杂,是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疾病。

1、遗传因素

我们之所以称抑郁症为一种疾病,是因为有生物学的异常存在于其中,只是这个疾病太庞杂,现有知识体系还未能充分梳理出其生物学异常。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是多基因遗传。通俗来讲,具有抑郁症阳性家族疾病史会让人患病的易感性增高。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患抑郁症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0倍。

此外有研究发现,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患病后其生物学因素会更突出,可能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

2、社会和心理因素

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抑郁症的起病也有重要影响。丧偶、离异、家庭关系破裂、经济状况差、失业、严重的躯体疾病等不良生活事件,都是抑郁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如相较于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在家庭关系破裂的环境中长大得抑郁症的概率会更高。

心理学中的个性,可以通俗理解为脾气或性格,虽然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但亦与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经历过童年期创伤的人成年以后发生抑郁症的概率更高。此外,父母的养育方式也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在更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加自信,高自尊的人后期出现抑郁症的概率也会更低。

现今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压力,很多人都会有一些焦虑压抑的情绪。但若高压状态持续得不到调整,或者快乐和成就的来源较为单一,在受到挫折后出现抑郁症的几率就会更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伴随着社会角色和学习、工作压力等的变化,患抑郁症的概率也会有所差异。初三、高中、刚升入大学、大学毕业时、刚参加工作、女性孕期和产后、女性更年期、男性临近退休时,都是抑郁症的高发期。

3、疾病因素

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某些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会减少,如果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两种神经递质不平衡,容易导致抑郁症、焦虑症。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减少也会导致情绪低落、食欲变差、欲望改变。

如果人体的下丘脑功能发生改变,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下丘脑跟生物节律的调节、新陈代谢、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都有关系。

但是,任何一种因素都不会单方面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是多种原因掺杂在一起、相互影响或叠加,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抑郁症有什么典型表现?

每天心情都低落

抑郁症患者基本每一天都感觉情绪压抑,突然间泣不成声是常事。但是有很大部分患者因为长期保持这种情绪,导致感觉上已经麻木了,不觉得伤心,而是将抑郁的心情当成一种生活常态。

体重变化明显

抑郁症病情会影响到患者胃口,暴食或没胃口都会导致身体体重大幅变化。

感到胸闷心慌

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就是会常常觉得胸口发闷,心慌难受,而去医院却无法检查到病因,这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对生活感到毫无乐趣

抑郁症患者常常对人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感到无所谓,或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较为冷漠,但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完成这些“无所谓”的事情。多数患者感觉自己对日常工作或学习感觉厌烦和疲惫,甚至还会出现性冷淡现象。

失眠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醒来时间早,如凌晨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而因为长期失眠,平日生活状态也倦怠不堪,更容易加重抑郁情绪。

自卑和缺乏安全感

抑郁症人群对生活表现消极,甚至对未来悲观,会时常产生一种自卑和愧疚感,认为自己是没用的,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甚至会觉得抑郁症是对自己曾经做过或没有完成的事情的惩罚。同时因为缺乏安全感,害怕孤独,从而对身边的人表现出极度依赖。

有自杀心理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症状,一些患者因为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希望,会试图通过自杀来换得解脱。

个体化治疗十分关键

针对抑郁症的治疗,首要目标是抑郁症状的完全缓解,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综合疗法实现。另外,其他管理方法,如睡眠管理、锻炼以及健康的饮食,也非常重要。

对于轻度抑郁症,应该首先采纳心理治疗,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重度抑郁症,药物治疗为一线治疗方法;对于对药物治疗无效者,电痉挛治疗(ECT)也是可选择的方法。

目前,抗抑郁药改善情绪的确切机制仍然未知,但是大多数抗抑郁药作用于单胺能神经传递系统,在突触中产生初始作用,然后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第二信使途径。这些途径导致特定基因表达,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最终带来治疗的益处。

一些早期开发的抗抑郁药,例如三环类药物和MAOI类药物,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由于不良反应太多,今天已经很少使用。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首次治疗时,会选择具有更强药理选择性、副作用更少的新型药物。目前抑郁症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2、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

3、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如米氮平;

4、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如安非他酮;

5、5-羟色胺平衡抗抑郁药(SMAs),如曲唑酮;

6、选择性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NRIs),如瑞波西汀;

7、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等。

一项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上的网络荟萃分析,比较了抗抑郁药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和耐受性,结果显示,21种抗抑郁药物均比安慰剂疗效好。

虽然荟萃分析的结果无法确定抗抑郁药物在个体水平上的作用,但抗抑郁药仍是抑郁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人群在抗抑郁药物的选择上,需了解个体之间对于药物起效特征的差异,尽量做到个体化,这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也很关键。

目前,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率约为30%~60%,个体间对药物反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因素。

抗抑郁药物进入人体后,需经过吸收、转运、代谢、受体结合等过程,才能发挥作用,基因突变可能造成药物代谢过程中相关代谢酶、受体、转运体等的功能差异,这些差异的累积最终使药物效应呈现多样性。

目前,已发现CYP2C19、FKBP5、CYP2D6、MC4R、ANKK1、SCN2A、ABCB1、UGT1A4、DRD1、COMT、UGT2B15等多个基因与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托莫西汀、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等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

美国FDA已于2005年批准了对CYP2D6、CYP2C19的基因检测,用于指导用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批准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药物基因检测试剂盒应用于临床,为抑郁症精准治疗提供有效工具。

随着人类对基因组和抑郁症药物基因组研究的深入,药物基因组学能更精准地帮助抑郁症患者提高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

来源:21新健康综合自39健康网、青岛新闻网、漫说健康、健康界、新周刊、康黎医学、精神卫生686、网易新闻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