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晴空微蓝
01
在生活中,你可能也经常听过这样的家庭悲剧:谁家的孩子离家出走了,一去不回;谁家的孩子不听话,经常和父母大吵大闹;谁家的孩子平时明明很乖巧,可却轻生了。
你也许想不明白这些悲剧是怎么发生的,但其实,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父母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有些父母一直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着想,所以总是以爱之名来捆绑伤害孩子。他们以为孩子就算现在不乐意,长大后也会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而有些父母也知道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问题,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改善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些父母甚至会以为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没有办法再改变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改变的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和孩子重新建立关系就可以。
在《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中,作者赵玉萍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父母和孩子重建关系的方法。
赵玉萍是中国沙盘游戏实战专家,这本书是她20多年心理咨询案例的选编。书中,她针对中国式亲子关系冲突的特点,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人格成长和人际关系这五个方面,为父母们解答了让他们最为困惑的一些亲子关系问题。
02
想要重建和孩子的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属于哪一种。书中,作者认为,父母和孩子的冲突,主要有以下五类:
①认知偏差
父母和孩子如果出现认知偏差,父母就容易想控制孩子,让孩子什么都按照自己想的做。而孩子会感觉很压抑,要么反抗,要么变得不自信,活在父母的阴影下、
②在相处中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常见的情况就是父母和孩子都无法理解对方,动不动就会大发脾气,彼此关系也会越来越糟。
③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指的是父母总是想把孩子当金丝雀圈养起来,不肯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④父母和孩子的人格不健全
人格不健全的父母,会影响孩子的人格,让孩子变得不自信,不敢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⑤父母和孩子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所谓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其实指的是父母和孩子的角色错位,比如家庭里父亲缺位,那孩子很可能会扮演起父亲的角色,来满足母亲的期待。
以上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的五种原因。接下来,我将结合书中的内容,为大家分享第一种冲突,也就是“认知偏差”造成的冲突的解决方法。
03
生活中,体现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况有很多。就像有句话说得好:“这世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认为你冷。”很多时候,你以为是为孩子好的事,其实对他来说都是伤害。
所以,父母需要重塑自己的认知,和孩子的孩子需求匹配,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孩子相处。
所谓重塑认知,指的是父母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和渴望加在孩子身上。
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叫小何的男孩的故事。
小何从小很听话,因为他觉得自己如果很听话,很乖巧的话,就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同。
而且,在生活中,只要是他的事,他母亲就什么都要管。一旦他有意见,他母亲就会对他说:“你给我记着,你是我生的,就应该听我的。”所以小何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可,就一直都压抑着自己的感情,成为了被母亲控制着的傀儡。
而小何的母亲,之前一直都没觉得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什么错,直到后来小何读高中变得叛逆,甚至想要退学,她带他去做咨询后,她才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出在了自己身上,也明白了父母如果真正爱孩子,就不应该去要求他做什么,更不应该强迫他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当然,最后当小何的母亲认识到了问题并做出了改变之后,她和小何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所以,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愿意改变,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就能得以改善。
愿你和孩子之间永远爱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