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经常动不动就哭,一哭就停不下来,烦死了”。你是不是经常会听到周边的家长这么抱怨?孩子一哭就让大人心烦,特别家长不知道怎么解决孩子的哭泣,烦躁的同时甚感束手无策。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哭就赶紧哄,哄不住就让他们忍住不准哭。长期下去,家长这种做法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孩子在2岁之前还不怎么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他们遇到问题大部分都会用哭来表达。这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家长一见孩子哭就制止,孩子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表达,积压久了就会淤积不通。甚至导致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宣泄,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问题。
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情形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快刀斩乱麻式,马上强制性制止孩子哭泣,如果孩子继续哭就冷漠不理或是直接动手打孩子,还责怪孩子“不懂事”。
另一种家长是平和地跟孩子说“宝贝,你慢慢哭,妈妈陪着你,等你哭痛快了咱们再好好说说”。家长这两种不同的处理孩子哭闹的方法,会直接造成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人生。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10年后在这3方面差距很大!
育儿教育专家李玫瑾曾就孩子哭闹的这一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忍着不哭和动不动就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这三个方面的差距更大。
1、不同的解压方式
孩子在小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压力,但是他们渐渐会有自己的小情绪,经常哭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不高兴了、等太久不耐烦了、肚子饿得难受了等等都会直接表现出来。小孩子不像大人有那么多考虑,他们的表现方式都是最简单直接的。
对于孩子的反应,家长要听到孩子的需求,及时给予回应和帮助,孩子会就此得到满足和安全感。他们哭过之后,心里的不快和恐惧也会随之消散,心理才能健康发展。家长在给孩子帮助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应对的办法,更加亲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对于那些压抑住不敢哭出来的孩子,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口。遇到任何恐惧的事情和不开心的事情都不能及时将他们从情绪中放掉,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理积压成一片阴影。这样长大的孩子以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时往往会独自硬扛,不懂得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往往更容易情绪崩溃一发不可收拾。
2、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孩子遇到困难或不愉快时会哭,这是孩子在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和怎么解决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第一个反应,这正好看出了孩子内在的情绪。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情绪公布开来,也是敢于自我表达的一个表现,这样的孩子更简单,少城府,他们也比较少会产生情绪问题。
如果一个小孩很少看到他有任何情绪波动,这样的孩子表面看起来很成熟,好像比同龄孩子更坚强。实际上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现自己的情绪,就算有想哭的事情他们也会拼命忍住,这样不表达的方式对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影响移情能力的不同
有的孩子在看到电影里面的感人画面时,会跟着流泪伤心。看到生活中有需要帮助的人,也会同情他们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孩子会对他们的生活感同身受,给予别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他们往往内心住着一个善良的小天使。身边的人也会更加乐于与这样的人做朋友。
而有的人面对任何不幸都不会掉下一滴眼泪,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人是缺乏同情心的,认为他们不懂得体会别人的疾苦。其实也许他们内心是有同感心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表现出来,所以让人看起来表面依然是冷漠的。也因此容易给人一种无情冷血的印象,让人不愿亲近。
看到这里,我们对于孩子哭这种行为是不是有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孩子哭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信号。当我们捕抓到孩子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时,要科学地予以对待,不能让孩子一忍着不准表现出来。不同的对待方式将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们要予以重视不可小觑。
适当地将情绪表达出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如果孩子不懂的表达情绪,或者是控制不好情绪的话,这将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教孩子如何控制好情绪,如何正确抒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