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3月13日讯 前不久,名创优品迎来了5周年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个生日,名创优品在广州、杭州重磅出街了品牌五周年地铁广告,以“告白”作为文案主体,让用户感受到浓浓的温馨与感动,也撩动了无数忠实粉丝的心。
以品牌之力塑造现象级热度,名创优品的成长之路全面开花
凭借高性价比且直戳年轻人审美需求的海量好物,名创优品一直是众多博主高频种草对象。不论是趴趴熊、按摩锤、U形枕、拖鞋、针线盒等实用的小东西,还是口红、香体喷雾、化妆棉、彩妆蛋、棉签等美妆产品,都成为各大社交平台安利的网红产品。能够推出如此海量的网红产品,得益于名创优品从用户角度出发的产品思路。不论是定价、产品功能亦或审美外观,都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经济观和消费趋势。
凭借极具特色的爆款产品,名创优品逐渐累积起了可辨识的品牌认知度。基于爆款产品和高销量、高口碑,名创优品成功植入年轻人生活,甚至网上频现“名创优品女孩“类似的热梗。对品牌而言,能够在网友的自发创造下拥有属于自己的传播话题和种草风向,品牌自身的产品力和号召力可见一斑。
此外,从行业角度来说,名创优品一直是零售行业的重点研究对象,能够备受重视得益于名创优品在线下零售普遍被唱衰的前提下逆风而行的反常传奇。基于创始人叶国富独特的商业嗅觉,名创优品已经成为零售行业的改革者、破局者,其一改线上电商人气远超线下的行业惯性,不仅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也深受资本认可,最终逆势成长并获得腾讯、高瓴战略投资。
以用户为本位,将五周年庆典打造成共情事件
从最初颇具争议,到如今成为网络爆款制造机和行业热议对象,名创优品的五周年意义非同凡响。但品牌周年营销的一大难点便在于,如何让消费者有感,并对品牌自身认为的周年意义产生共鸣?
在这个关键节点,名创优品并未选择打造以品牌自身为重点的盛典,而是选择以用户为中心,用年轻人的方式进行情感沟通,通过“告白”调动年轻人对名创优品好物的回忆杀,从而实现其对品牌五周年有感。
不以品牌自身的传播为目标,反而更注重与用户的情感沟通,通过告白塑造品牌温度。仔细观察名创优品逆势成长之路会发现,其一直以用户需求为本体,其网络爆款也是基于这一逻辑才深受消费者认同进而形成安利热潮。
无数充满回忆杀和故事感的告白文案出现在地铁站,不论是否在名创优品买过东西,只要进入地铁站便能感受到消费者与名创优品品牌基于好物连接在一起的情感。地铁作为创造大量碎片化时间的场景,能够充分调动起乘客的阅读欲,而在阅读告白文案的过程中,也在经历一个个发生于消费者与名创好物之间的故事。
此外,在视觉层面,名创优品集结芝麻街、咱们裸熊、粉红豹三大IP联合出现在地铁广告中,在萌经济趋势下彰显品牌的IP联合实力,吸睛的同时不断提升品牌辨识度。超萌形象搭配童趣十足的文案,为名创优品五周年营销增添了不少人格化、故事化色彩。此次名创优品在5周年的关键节点与热门IP跨界联动,不仅能有效调动粉丝效应,同时也可以使品牌性格得以更加丰富、立体,为5周年营销赋予更多视觉记忆点。
如何像名创优品一样激活UGC热潮?
为何名创优品5周年营销能够走出品牌视角,在消费群体间掀起真实的UGC热潮?因为其把握住了以下几点关键。
首先,以品牌告白姿态打动消费者,随后释放H5互动收集真实的消费者告白。H5的形式既利于展示又利于互动,同时是一个十分易于渲染情绪的载体。通过H5作为“告白”的第一步,可以有效撬动UGC源头,最终名创优品共计收到了10万+条的用户告白回复。
此外,在H5中名创优品率先告白,同时给消费者留出表达情感的出口,等于将主动权交到消费者手上。这一举措不仅是为后续地铁广告文案服务,更是品牌倾听消费者心理的关键步骤。基于H5,品牌与消费者互相交换信任和心意,加深情感流动。
其次,将消费者提交的告白文案上墙进行地铁广告展出,在地铁这个人潮流动性极大且极具都市情感沟通氛围的场所,完成曝光与情感连接双向诉求。上墙的创意设计不仅能激发消费者创造UGC的动力,同时也能放大告白文案的营销势能。从在H5中一对一的情感沟通,到地铁站这个公开场景中,告白文案的展示实则是在以无法计算的速度同时辐射海量人流,不断推动告白文案力量的传递。
以人为本:以消费者的文案打动消费者
最真情的告白方能彰显品牌的口碑与情感粘性,通过展示最朴实无华的告白文案,名创优品反而收获了超出预期的营销效果。
仔细阅读,在告白的外壳下,有与名创优品产品的故事,也有基于产品所创造的美好回忆和情感。年轻人也许对品牌周年庆不感兴趣,但爱情话题他们不会错过。从品牌与消费者的告白,再到消费者对好物对名创优品的告白,再到广义范围之上爱人之间的告白。名创优品这波周年营销不仅有热度,同时也有温度。
其实对于这次5周年营销,名创优品可是花了一番大心思。动脑不如动心,这次名创优品的营销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名创优品将持续重视消费者的力量,让品牌自身庆典与消费者发生情感连接,以品牌温度和情感粘性撬动了更大的营销势能,用心来打动消费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