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2020年1月19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离婚率尚在统计之中。离婚率具体统计办法是: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1000‰。以2018年为例,全国结婚登记1010.8万对,离婚总对数是446.1万对,离婚率是3.2‰,2019年可能会略有增加。如果简单地拿离婚量除上结婚量来统计,那么2019年的离婚率会高达44%。
无论数据如何统计,2019年又有400多万孩子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应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成人,离婚之后的男女大多都可以重新妥妥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对孩子来说,因父母离异造成心理伤害的程度因家庭具体情况及父母的素养不同而程度各异,但心理伤害本身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现实当中,除了离婚本身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伤害处,许多家长——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恰当的态度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创伤。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离婚后的双方视对方如仇人,有的还会阻挠对方探视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数落、辱骂对方,甚至有的爸爸或妈妈还会逼着孩子站队,要求孩子也仇视对方。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在孩子本已受伤的心灵上再撒一把盐,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会有阳光、自信的健康心理,要么是性格乖僻自卑,要么狂躁暴戾,严重地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么,离婚后的爸爸妈妈们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呢?
首先,要有宽容豁达的心态。无论婚姻破裂的原因何在,离婚就已经把这一段是非恩怨画上了句号,无论你认为对方有多少错误也不要再耿耿于怀,更不要在心里留下一个角落存放对对方的恨意。因为你们拥有共同的孩子,所以即使你们不能再做朋友,也要把对方当作孩子的亲人去尊重,至少像对待一个熟人那样淡然,哪怕仅仅是当着孩子的面。
其次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对孩子来说父母这个世界上最亲最爱的人,是孩子最尊敬最信任的人。不管你对对方有多少不满,也不管对有多少缺点,在你心目中是多么可恶,他(她)都是孩子最亲爱的人。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诋毁、辱骂对方,实际上是在践踏孩子的尊严。这时候你嘴上过瘾了,但孩子心里对你是极度不满乃至于恨你的,年龄小的孩子敢怒而不敢言,年龄大的会和你正面对抗。到了这一步时,孩子等于是在一个无爱的冰窟窿里成长,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常常会出现情感自闭或者明显的暴力倾向。
第三,要充分满足孩子和对方亲近的诉求。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父爱和母爱都是不可或缺的,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重要。父母虽然离异,但不能因此让孩子失去父爱和母爱。当孩子表达出希望和对方相聚,乃至于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的时候,你不仅不应该拒绝,相反要夸孩子懂事,在不影响孩子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让他自主选择和对方一起生活的时间。
在此,笔者提醒离了婚的父母们,婚姻失败的责任在于你们自己,孩子是完全无辜的。既然伤害已经不可避免,但你们有责任将这种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孩子虽然小,但他有权利拥有完整的父爱及母爱,当你剥夺他的父爱或母爱的时候,你不仅是在惩罚对方,你更是在惩罚无辜的孩子。你们这些不顾孩子感受的率性之举不仅会重挫孩子的心理,严重地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作为父母,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当孩子爱的权利被剥夺的时候,任何物质的补偿都不能弥补。如果你希望能将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就绝对不要剥夺孩子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