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旦出现这4种情绪异常,多半是抑郁症已缠

摘 要

  我是申校长,这是我的媒体账号:珂姐讲育儿!专注0-7岁,托育早幼教培训行业20年经验,运用测评系统,为孩子做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帮助家长,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培养好孩

我是申校长,这是我的媒体账号:珂姐讲育儿!专注0-7岁,托育早幼教培训行业20年经验,运用测评系统,为孩子做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帮助家长,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培养好孩子。


抑郁这个词,经常发生在大人身上,越来越多的成人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情绪会受到影响,而变得郁郁寡欢。

但如今,这个词开始蔓延至孩子,原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却开始被抑郁情绪缠绕。他们的世界里或许有我们不曾了解的烦恼,他们的这些烦恼和焦虑因为没有及时排解而变成了抑郁。


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青春期阶段孩子出现抑郁情绪,更有少数成为中度重度抑郁病症倾向。孩子的抑郁平时会从情绪中表现出来,家长要多观察,别疏忽了孩子心理变化,也别因此破坏了他们原本快乐的童年。

医学上来讲,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表现为强烈的悲观情绪,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和兴趣,经常自己陷入焦躁,伤心的情绪中,特别对死亡有种向往和归属感。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抑郁症患者最终都因为自杀而去世的原因。

他们生活里全都是悲观的情绪,有厌食情节,抑郁症病症越严重越难以根治,只有尽早发现,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孩子如果经常表现这几种情绪,注意和正确引导,以防发展成心理疾病


1. 对自己极度不自信

孩子之前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非常积极,什么都愿意去努力和追求,可突然变得不自信起来,经常把“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比不上别人”“这些事我肯定没法完成”时,家长别把这些话当成随便听听就完事了,应该有所警觉,孩子突然转变的情绪背后,肯定是心理受到了一些刺激和伤害,这样的悲观情绪,这样的自卑情绪,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前兆。

2. 表现莫名的烦躁

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孩子却经常莫名烦躁。脸上看不到笑容,更多的是听孩子说“太烦了”“我好难过”。这就是一种焦虑感作怪,孩子随时有一种压迫感,再美好的事都无法让他感到快乐,反而全都成为他的负面情绪。


3. 反应迟缓,容易忘事

原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并时常发呆上神, 上课听讲也经常分神。能感到他在听别人问题时,回答和交流的频率明显变得迟缓,困顿,记忆力还出现了下降,经常会丢三落四。

孩子有这种表现一定不是偶然,很大情况是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若不及时引导找出病症,这样的现象会更严重。

4. 封闭自我,不愿交流

抑郁症最明显的一个征兆,就是孩子变得自闭了,不爱说话,不爱交流。整日自己躲在角落,眼神里全是忧郁的眼神。他们封闭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不曾表达出来,这样下去,真有自杀寻短见的倾向。

当发现孩子出现这些情绪,家长应该如何去做呢?


1. 纾解孩子的压力。现在孩子学业繁忙,每天被学习和考试搞得压力很大,小小的年纪却要承担各种学习上的重担,老师的期望,家长的要求,他们有时候真的难以负担和接受。

在重压下,孩子容易焦虑,容易恐慌,这时候家长应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行为是造成孩子抑郁的原因。我们要给他们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少一点压迫感,理性看待分数,不要让他们因为学业不理想而怀疑自我。


2. 谈心是最有效的办法。孩子封闭了自我,什么都不说,或许是他们找不到倾诉的出口,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每天有效的互动,听听孩子想要表达的事,他们毕竟还小,有时候遇到问题还是需要家长帮忙分析和引导。

做心灵的沟通者,诉求的倾听者,让孩子充分表达,他们也会把心打开,不自闭,不孤独。

孩子虽然还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家人的帮助,需要父母的引导。希望在父母的关爱下,每个孩子都能把不好的情绪尽快消化,每个孩子都能远离抑郁的纷扰,希望他们的童年永远充满快乐和美好。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