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飞踹母亲,奶奶中间阻挡未见效果,面对孩

摘 要

  文丨大宝疼小宝(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情绪管理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不仅是成年人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就连小孩也都需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文丨大宝疼小宝(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情绪管理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不仅是成年人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就连小孩也都需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的人,会很容易就出现“暴走”的情况,把情绪发泄到别人的身上。

网上有这样的一张动态图,图中只见一个初中模样的男孩子,正在愤怒的对着一名中年的女子飞踹,从图中可以看出男孩非常的愤怒,在短短的时间内就飞踹了好几脚。有一位老人家隔在中年妇女和男孩中间,正尝试着阻止男孩。

后来有人就解释到,这里面的男孩飞踹的其实是他的母亲,原因他的母亲不愿意给他玩手机,男孩情绪失控不停的想要攻击母亲,发泄情绪。面对孩子的失控,他的奶奶和母亲,根本没有还手,只是一味地躲避着。

这不禁让人深思,孩子为什么变成这样了?

1、受到坏情绪的影响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踢猫效应”,说的是当一个人受了气后,容易把气撒到比他弱势的人身上,接着这个弱势的人会继续把气撒到比他更弱的人,指的是坏情绪是能够传染的。

孩子控制不住情绪,变得暴躁,很有可能是受到了父母坏情绪的影响。比如父亲工作中,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回家后,父亲就会把这种气撒到孩子身上。

在日积月累中国,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压抑,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接着就有可能会迎来爆发,也就是情绪的失控,对人会拳打脚踢。

2、父母的过度宠爱

过度宠爱的孩子,会觉得凡事有父母在,不管做错什么事情,父母都会原谅他,还会帮他解决问题。这种过度的宠爱,会让孩子逐渐漠视生命,不尊重他人,心中有什么就会发泄出来。

3、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

有些家长,他们会觉得只要孩子的成绩好那就行了,其他的都没关系。孩子调皮捣蛋点都行,只要能拿个好成绩。

这种只注重孩子成绩,忽略了要帮助孩子全身心发展的方法,最后只会自食其果。因为到了最后孩子会变成不管做错什么事,只要成绩好就行的人。这样的孩子,他们是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乱发脾气是不对的,他只知道成绩不好是不行的。

面对具有攻击性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

1、制定规则

孩子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有时候是因为不懂得控制情绪,有时候是因为自身生理发展的原因。在孩子0到6岁的时候会有着很强烈的攻击欲望。

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当孩子对父母做出攻击性行为时,父母都不应该默许孩子的这种行为。一旦默许孩子的行为,只会助长他的下一次行为更加猛烈。

因此,家中要制定好规则,做错事了是有惩罚的,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因为一点原因就对人大打出手。如果孩子有一次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不攻击他人,父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赞赏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教会孩子舒缓情绪

孩子有时候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及时舒缓自己的情绪,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时,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疏导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家斯佩里博士,他认为人的左右脑是掌管着不同的功能,左脑是理性的代表,右脑是感性的代表,如果一个人生气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是右脑占了上风。

如何解决?斯佩里博士就谈到了深呼吸法,为什么人们总说生气的时候要深呼吸?因为深呼吸能够帮助人们的大脑快速吸氧,让左脑的能量回复,然后接管右脑,控制住情绪。

所以家长们不要小看深呼吸法,这也是帮助孩子可以及时地控制住自己,不被右脑所操控。教会孩子舒缓情绪,是为了要让他们不要做一个冲动的人。

3、正确的发泄情绪

坏情绪得到了舒缓,不代表它就没有了,这时还需要父母的帮忙,帮助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成年人与孩子对待情绪的管理上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成年人的自控力和思维都要比孩子更加的强,当坏情绪来了的时候,成年人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通过思考来帮助情绪的发泄。

到孩子是很难做到这样的,所以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能够发泄情绪的运动,比如打篮球和跑步,又或者是去公园里散步,通过做一些有助于发泄情绪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把坏情绪带到家中,更不要把坏情绪给到孩子。

育儿问题宝妈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体倍儿棒,我是@大宝疼小宝,帮你解决育儿大小事。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