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从感情上来说比动物要复杂得多,所谓“亲情”、“友情”、“爱情”也是人类造出来的情感词汇,而在此之上人类又延展出许多其他情感,或将情感划分等级。
而“情感”作为一个心理学词汇,指的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关于情感的特质,一直以来也是心理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此处,暂且算是抛砖引玉,说一个情感隐秘的特质供大家参考,它就是——“寄托”。
所谓寄托,即将自己的情感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身上,以此寻找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寄托往往出现在身边没有真实依靠的时候,这种时候要么寻找新的依靠,要么依靠心中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所谓情感依托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缺爱”的表现,因为自己的情感无处安放,所以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寄托。
譬如在电影《宠爱》中,几位主人公们情感寄托的对象就是他们的宠物。当今,选择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在很多时候也不仅仅作为“动物”生活在我们身边,许多人将它们当作自己的家人,比如儿子/女儿。
宠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情感无处寄托的尴尬,譬如在电影中由于和伟饰演的高铭,因为离异,女儿萌萌和前妻生活在国外,他独自一人生活在国内,与一只叫呼噜的橘猫相依为命。
因为离异的事情,高铭一直对萌萌心有愧疚,也因此父女俩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疏远。这也是在许多“中国式家庭”的矛盾:父亲对儿女的关心通常无法好好传达,导致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变得尴尬。
呼噜的存在是联系高铭与萌萌之间的桥梁,也正是有了它,女儿才会隔三差五打电话回来,呼噜对高铭而言更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家人。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讲述了其他五个家庭与宠物的渊源,归根结底他们都各有各的难处,而这些难处都需要宠物来帮他们一一化解。
这部电影也生动展示了当代城市人口中,尤其是年轻人和中年人面对的情感困境——他们身上的情感压力无处宣泄。
这些情感压力可能来自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物质匮乏等等各方各面,在这其中必然会令人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然而大多数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平台去释放这些压力。
另一方面来说,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大多数人也无法找到一个让自己烦恼的对象,无法与对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宣泄压力的作用。
说起情感,最重要的是它是在两个人之间产生的,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如果与他人无关,那就只能被称作“情绪”,而非情感。
当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两人之间产生友情、亲情、爱情或是其他一些更微妙的感情时,这种时候才会有“情感”的出现。
而情感的本质便是心灵的解脱和归属,情感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类的心灵是容易寂寞的,即使是乐于独自一人生活的人,也不代表他没有情感的产生,或者他的情感不需要寄托。
那么,一个人的情感寄托应该如何修缮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不要做情绪的奴隶。人是感性的动物不假,但这不代表人就要放弃理性,甚至是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就全然不管不顾,这样的状态其实是一种情感障碍,因为你无法左右自己的情绪。
就像为什么有人失恋后能很快走出,有人就要死要活,其实这也是情感寄托失败的一种表现,被自己情绪所左右的人,即使是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寄托,也很难长久。
其次就是设置符合自己现状的目标。有的人的情感寄托是功成名就、高官厚禄或者是风花雪月,但越是这种虚无缥缈的“目标”,越容易导致情感疲劳。
长时间达不到的目标也会令我们滋生很多负面情感,所以如果情感寄托是朴实无华的,我们更容易能够达成目标。
最后则是,不要将情感寄托到别人赠予的东西上。譬如爱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爱上一个人时将所有的情感都依托在对方身上,这样在对方离开后就非常容易受伤。
所以,情感依托的对象最好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而不是别人带来,又随时能拿走的东西。
人生在世,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完全没有情感依托,它们也是我们安放情感的最好容器,但同时我们自己也该拿得起放得下,不做情感的奴隶,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