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小,成绩优异的余暖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孩子,在同龄人眼里,学习成绩更是他们羡慕。但是,家庭给她带来的痛是无法从脸上看出来的。
在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带大了余暖。因为,余暖是女娃,爷爷一直都很嫌弃,也认为余暖成了他们的拖油瓶。从小,看到别的同学有父母带着,时不时可以抱着、举高高、亲吻,余暖只能低下头,看着自己已经快要露出脚趾的鞋。还好,奶奶与余暖亲近,在上五年级家里拆迁,爷爷去世之后,余暖就与奶奶住在一个破院子里。
“母亲”这个词汇在余暖的脑海中,不过就是一个词汇而已。自从她改嫁以后,会隔几年来看余暖一次,每次来,她也会躲得很远。在记忆里,母亲的身影越来越淡,以至于余暖们除了拥有血液上的亲情关系,没有任何的情愫可以作为他们之间的牵绊。至于父亲,更是一个没有家庭概念的人,所谓什么赡养、抚养,都跟他扯不上一点点的关系,在外务工挣得钱,也都给了自己交的女朋友。说起这些,余暖顿感一阵悲凉。
高中以前,她还是很爱学习的,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离开了那个村子。到了高中以后,每个人都那么优秀,说实话,自惭形秽的余暖,开始放弃自己。逃学、早恋,总之,像是一个不良少女一般,耽误了高中的三年学业。
就这样,高考不理想也就成了定好的结局。虽然说学习不好,但是也不代表不要强,性格倔强的她,还是选择只身出去闯闯,余暖拿着奶奶准备的200块钱步入了社会,机缘巧合之下走进了房地产,做起了销售。
算起来,应该是十一年以前,正值房地产回暖,这让余暖在房地产行业赚的盆满钵满。十年的时光,让余暖从一个小小的销售,做到了管理层,但是,向来没有人生规划的余暖,却没有一点点的存款。
思来想去,余暖把存不下钱的意识,归结为没有人告诉过她,也就是说这是她爸妈的错,跟余暖没有太大的关系。
人就是这样,习惯了推卸责任,这样会让自己的路好走一些。
2
余暖与先生是在网络上相识,带着一丝文艺气息的他,一下子吸引了余暖的注意。他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大才子,只不过他的身高不高,这点余暖不够满意。
“咱们还是做朋友吧。”在他的追求下,余暖给了他足够决绝的一句话。
毕竟是艺术生,浪漫细胞果然很多,他还是带着余暖去旅游,带着余暖去见他的同学,带着余暖看他的导师。他的圈子、他的为人、他的一切,都让余暖在这一次次的了解中降低了防备,产生了好感。
房地产销售行业看得多,什么样的人余暖都见过,但是像他这样,对余暖没有丝毫防备,对余暖关心备至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余暖被他打动了,因为他不介意余暖,也想去了解余暖,并且想为余暖去抚平儿时带来的伤。
在结婚后的一年,余暖怀孕了,先生带余暖回婆婆家,与婆婆朝夕相处成为她们之间嫌隙的开始。先生有一个姐姐,离异了,也与她们住在一起。不管是余暖教育孩子的观念,还是之间相处日常,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引爆点的开始。
终于,无性婚姻成为了击垮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开始,余暖以为是他生活压力太大,或者说是工作的琐事纠缠,直到发现他出轨了……
“离婚!房子车子都是婚前财产,孩子也是我们家的,你走吧,只能净身出户。”婆家冷冷地说出这句话。呵呵,当时,只感觉到浑身的冰冷无以言说。原来,任何的感情只要不掺杂着利益,永远都纯粹,只要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所有的丑陋都会在一时间迸发。
绝望的余暖索性收拾好行李离开这个冰冷的家,一个人悄悄开走了车子。只是,不久后,他还是来接余暖了,用看似真挚的语言,声泪俱下的跪着给余暖发誓。
为了孩子,余暖原谅了他。
3
儿子两岁以后,余暖认识了改变她命运的人,他是L。
说实话,余暖很崇拜他,白手起家的他是房地产的佼佼者,经历过三次破产,身家过亿。与他的相识,是在招聘网上,他给余暖打了电话、加了微信,更是在看过照片后对余暖一见钟情。
他悄悄的派人了解余暖的一切,在清楚为人以后,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刚开始,并不打算理他,但是他还是经常约余暖去吃饭,一次次的拒绝并没有让他心灰意冷,反倒是一直没有放弃。
半年多,习惯了他早起的问候,习惯了他轻言的晚安。都说女人是情感动物,果然不假,面对他的温柔攻势,面对他那么成熟稳重且优秀的男人,沦陷是早晚的事情。
他和他妻子的感情余暖也了解几分,在他的讲述里,余暖明白,他对他的妻子没有多少感情,大多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才选择结婚的。他说:“只有你,才让余暖明白了什么是爱。”余暖信了。
可是,自从在一起之后,他找余暖的次数少之又少,余暖成了他生活的附属品。这纠结的感情持续了一年,竟然怀了他的孩子。
他让余暖把孩子生下来,余暖不同意,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反倒是更近了。余暖从身后的角色,走到了人前,很多人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处的时间越长,对他的感情陷得越深,嫉妒像是一棵野草,在风中摇曳,滋生得飞快。好在,现在他们对余暖都很好。
当然,这里的感情是婚内的还有婚外的。
4
童年的伤痛,原本可以通过婚姻来治愈。童年的所有孤独,可以因为男人给予的爱得到疗愈。只是,习惯了去索取爱的态度,早已忘记了怎么去爱自己。
生活永远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万事难以两全。
先生在为了她改变,而L对她也是好之又好。
“人的性格基本上在他的童年已经成型,并且很难有质的改变,因为人总是被习惯的强大力量主宰,以至在自我的圈子里越走越窄,永远不能跳出来。”
婚姻是选择题,并非是感情的填空题,孰是孰非总是要掂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