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棘手问题,负面情绪总在“作妖”,怎

摘 要

  情绪失控在生活中很常见,有的人一旦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棘手问题,就会出现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 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是一直纠缠在问题本身

情绪失控在生活中很常见,有的人一旦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棘手问题,就会出现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

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是一直纠缠在问题本身,比如临近截止日,你的方案只完成一半,此时的你却一直在放大问题:“怎么办啊,我才做了这么点,只剩三天时间了”、“要是我没有完成,开会肯定会被领导骂”、“到时候同事也会嘲笑我无能吧”。

问题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却在情绪的加持下,无限被放大,使得人对它的恐惧加深。这就是情绪先行造成的后果。

相反,处事沉着的人,遇事不慌也不容易被情绪影响,他们会将精力和专注力放在“思考应对方案”或“解决的行动”上,而不是一味地反刍情绪。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遇事时会情绪先行呢?

习惯用“感性脑”处事,是情绪先行的主要原因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从公司到家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路程短、来往车辆少,而另一条路程长,车流量大,你们会选择哪一条?

我想,大家大概率会选前者吧。毕竟障碍少,且用时短,省时也省力。

而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也会选择最省力的一种思考方式。

《思考快与慢》提到,大脑分为感性脑和理性脑,感性脑的反应路径比理性脑的短,所以感性脑的反应更迅速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遇事时,容易情绪先行的原因。长期用感性脑思考问题,会强化这一习惯,使其成为大脑思考的默认状态。这就像你习惯了用右手夹菜,就很少会使用左手夹菜,是一个道理。

另外,用感性脑思考问题有一个弊端,由于太感性,往往容易激发负面情绪,导致身体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对抗焦虑情绪。

如此,不仅会失去理性的判断力,而且剩余的精力也不足以用于继续思考和执行解决方案,让人的状态进入恶性循环中。

如何减少情绪先行的状态,更理性地解决问题呢?

方法有以下5个步骤:觉察情绪→提炼需求→分析现状→解决方法→行动执行。

1、觉察情绪

觉知即是疗愈。无论是暴躁还是颓废的情绪产生,都不要刻意回避,要学会直视它,看清楚它长什么样,这样你才会知道它要怎么“作妖”。

比如,你可以用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情绪的状态:心跳加快,特别抓狂想骂人等等。

2、提炼需求

看清情绪的模样后,就要从情绪状态中抽离,站在一个“后妈”的角度审视它“作妖”的动机,是因何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才产生这样的情绪。

比如,你因一件小事跟男友吵架,其实你是渴望男友多关心你,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的关注。而需要关爱就是你的需求。

3、分析现状

因结果达不到预期,而产生情绪波动,那么,首先得分析现状与预期存在哪些差距?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当下无法解决、可以解决。

假如现状是R1,预期是R2,那么存在的问题=R2-R1。

4、解决方法

(1)问题当下无法解决。这属于暂时不可控的部分,即当前资源和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通过分析当前优劣势,思考对应的解决办法。

比如你想减肥20斤,但减掉10斤后,体重再也没有下降了,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体重已到达瓶颈期。下面进行分析:

优势:平时时间比较宽裕,可用于加强运动和做减肥餐。

劣势:意志力差,担心自己中途会放弃。

方案:计划三个月减重10斤(将时间拉长,避免压力过大,导致中途放弃),然后量化计划:每日运动量是xxx,三餐饮食如何吃。

(2)问题可以解决。这是我们能掌控的部分,即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可解决的部分。可直接跳至第5步执行。

5、行动执行

顾名思义,将第4步的方法付诸于行动。

结语

遇到问题不要紧, 重要的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尽量让自己恢复平稳状态,保持理性思考问题,找到应对方案并解决。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